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法显

法显

平阳武阳(今山西沁县东南)人。后秦时居长安为僧。自长安游天竺。历时十三年又四个月。足迹达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学梵书、梵语,抄写经文。东晋义熙八年,乘商船归国,经今爪哇,终达山东登陆。后南至建康译经,著《佛国记》一卷。译《僧祗律》为当时僧徒遵用。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徐日炅

    【介绍】:明浙江西安人,改名日曦,字瞻明。天启二年进士。授庐州府推官,以不附魏忠贤,削职归。崇祯初起松江府推官,卒官。有《烂柯山志》。

  • 董文骥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玉虬,号云和、易农。顺治六年进士。官御史,敢直言。康熙初迁甘肃陇右道。旋得还。诗有名。晚年家居,颇留意推挽后学。有《微泉阁集》。

  • 苻坚

    【生卒】:338-385字永固,又名文玉,苻雄子。博学多才艺,有经略大志。苻健时,封东海王。晋穆帝升平元年(375),杀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重用王猛、薛赞,改革内政,打击氐族豪强,恢复魏晋士族的地位,

  • 秦孝文王

    【生卒】:?—前250名柱。昭王次子。初封安国君,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四十二年他被立为太子。旋即立其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因吕不韦托人进说,遂立他姬之子异人(后改名子楚)为嫡子。前251年

  • 曹霸

    【介绍】:唐人。魏曹髦后裔。善画马,玄宗开元中已得名。天宝末常奉诏画御马及功臣像,笔墨沉着,神采生动。官至武卫大将军。韩幹画马,初师曹霸。(《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曹一士(1678-1736) 清

  • 来忠

    【介绍】:三国蜀南阳新野人,来敏子。博览经学。与尚书向充协赞大将军姜维,任参军。

  • 霍叔

    姓姬,名处。文王子,周武王六弟。武王灭商后,封于霍。曾与其兄管叔鲜、蔡叔度共同驻守于商都附近,统治商之遗民,并监视纣王子武庚,为周初“三监”之一。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处之兄周公旦摄政。管叔等不服,联

  • 何旦

    【介绍】:宋宜州龙水人。神宗时以边赏补三班借职。历海南四川都巡检使,时苏轼谪海南,旦与友善,往来其门,得轼书迹甚富。官至武经郎。

  • 拓跋沙漠汗

    力微子。以国太子身分入居洛阳。晋武帝时还部落。诸部首领见其有汉化倾向,害怕变易旧俗,劝其父杀之。北魏追尊为文皇帝。(,参见《北史》)【介绍】:三国魏时鲜卑族人。酋长拓跋力微子。曾于曹魏元帝景元二年到魏

  • 杨覃

    【生卒】:958——1011字申锡,本名蟫。太平兴国进士。太宗朝,历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同判寿州,职方员外郎等。真宗朝,诏判三司磨勘、凭由、理欠司,献《时务策》五篇:御戎,用兵,为政,选贤,刑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