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田承嗣

    【生卒】:704-778平州(今河北卢龙)人。初事安禄山,以功迁武卫将军。安史乱时,曾两次为前锋攻陷洛阳。乱平降唐,授郑州刺史。不久拜魏博节度使。在魏博期间,征收重税,扩充实力,自署官吏。户籍不载天府

  • 罗进

    【生卒】:?—1911【介绍】:清末广东南海人。光绪三十年,在越南海防广隆昌机器厂做工。旋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回广东,入清军巡防营,策动军人参加革命,事泄逃匿乡间。三年广州起义时,参加“选锋”(敢死队

  • 李充

    字弘度,江夏(今湖北云梦)人。江州刺史李矩子。少有侠气,尚刑名之学,善楷书。初为丞相王导记室参军,历大著作郎。时典籍混乱,无系统分类,充对东晋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删除烦重,以类相从,把图书分为四部,从而

  • 广琦

    【介绍】:清末人,字洁田。曾任太医院候补医士。

  • 周允元

    【生卒】:?-695豫州(今河南汝阳)人。弱冠举进士。延载时任凤阁鸾台平章事,不畏权贵,敢直言。(,参见《新唐书》)【生卒】:?—695【介绍】:唐豫州安城人,字汝良。弱冠举进士。武则天延载初任检校凤

  • 毛玠

    【介绍】:三国魏陈留平丘人,字孝先。少为县吏,以清公称。曹操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建计奉天子以令诸侯、修耕植以蓄军资。操为司空丞相,拜玠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刚直公允,举用清正之士,请谒不行,虽五官

  • 范述曾

    【生卒】:431—509【介绍】:南朝梁吴郡钱唐人,字子玄,一字颖彦。幼好学,受《五经》。起家为宋晋熙王国侍郎。宋末,为萧道成(齐高帝)孙萧长懋师友。齐世,迁太子步兵校尉。为人謇谔,多所谏争。齐明帝立

  • 郑觉民

    【生卒】:1300—1364【介绍】:元庆元鄞县人,字以道,号求我斋。郑芳叔子。学极该博,应科举,一试不中,即弃去。以荐为郡博士,不赴。年过五十,始荐为衢州路龙游县教谕,未几即弃去。后举为婺州路教授,

  • 程楙采

    【生卒】:?—1843【介绍】:清江西新建人,字憩堂。嘉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安徽布政使,清理财政,杜绝弊端,节省至百余万。升巡抚,倡修宿松县旧堤以御江潮。当地人士刻石称程公堤。调浙江巡抚,未

  • 线国安

    【生卒】:?—1676【介绍】:清辽东人。初从孔有德降清,隶汉军正红旗。顺治元年从入关,参与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后用兵西南,败李定国于桂林,进军云、贵。积功封三等伯,镇守广西。康熙五年以老乞休。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