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珪
莱州掖县(今属山东)人。幼失父母,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共苦,历时四十年,州以其事绩闻。乾德元年(963),诏改其所居乡名“义感”,里名“和顺”。承珪为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莱州掖县(今属山东)人。幼失父母,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同甘共苦,历时四十年,州以其事绩闻。乾德元年(963),诏改其所居乡名“义感”,里名“和顺”。承珪为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幼丧父母,家贫,与兄弟三人及其族三十口和睦同处,历四十年,州以之闻。太祖乾德元年,诏改乡名“义感”,里名“和顺”。尝官赞皇令。
【生卒】:?—前88【介绍】:西汉人。本姓马。武帝时为侍中仆射。与江充善。充因诬太子刘据巫蛊事败,夷三族。何罗惧祸及己身,遂谋刺武帝,为金日碑擒缚。东汉明德马后耻与同宗,易其姓为莽。
【生卒】:1664—?【介绍】:清安徽合肥人,字丹壑。李天馥子。康熙十八年进士,官编修。时仅十六岁。年未满四十而卒。有《野香亭集》。
【介绍】:明浙江长兴人,字伯宗。洪武中由岁贡生选入史馆。永乐初授监察御史,巡按云南,安抚各少数族民人,兴建学校,居官清谨,有政绩。后丁母忧归,不复出仕。
【生卒】:?—609【介绍】:隋僧。代州人。三十出家,博记经论,通习群典。晚入京,住宝刹寺。预法集,援据群经,时称博洽。撰《舍利毗昙疏》十卷。
【介绍】:元僧。天台人,字一愚。幼聪悟绝人。住天台山寺,禅定外,肆志作诗。有《一愚集》。
【生卒】:?—1624【介绍】:明四川忠州人。秦良玉弟。泰昌时,从良玉率石砫宣抚司土兵援辽,以功授守备,进都司佥书。天启初,还石砫征兵,而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乃从良玉往击,擢参将,收复重庆,进副总兵。
字宣祖,孝芬长子。善奉迎。附尔朱世隆,为国子祭酒。孝武帝初,为征东将军、定州大中正。高欢杀其父,逃走。后至晋阳见欢,被优容。东魏天平末。还家卒。(,参见《北史》)【生卒】:491—537【介绍】:北魏
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貌丑,能言善辩。门荫入仕。建中初由御史大夫升任门下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相后,忌贤妒能,陷害杨炎、颜真卿等;排斥张镒、杜佑诸人。藩镇反叛,杞以筹集军资为名,大
【介绍】:古代传说中之女仙。相传居昆仑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传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又传周穆王宾于西王母,从之游。近人疑为西北某部落女首领。
【生卒】:?—1449【介绍】:明福建侯官人,字孟声。永乐二十二年进士。除兵科给事中。正统初升兵科都给事中,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堡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