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孟子

孟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猜你喜欢

  • 徐爱

    【生卒】:394—475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今属江苏南京)人。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入宋历受武帝、文帝信任重视,文帝常以其衔旨悬授兵略。刘劭弑文帝,他南奔归孝武帝。授以领著作郎,撰国史,为一家之

  • 郑悼公

    【生卒】:?—前585名㵒。襄公子。前587年即位。元年许君言郑恶于楚,他派其弟睔出使至楚辩说,楚君囚睔,郑遂亲晋叛楚。次年,楚伐郑,晋兵来救。【生卒】:?—前585【介绍】:春秋时郑国国君,名费。襄

  • 平阳妇

    【生卒】:?——1650失其姓氏。顺治七年,姜瓖之乱时被掠,自杀于定州唐城村。

  • 实贤

    【生卒】:?—1734【介绍】:清僧。苏州府常熟人,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少甘蔬食。出家后,初修禅寂,晚皈净土。虔修持名念佛。主四明阿育王寺,恒躬率四众,定期礼念,精进无比。后世尊为净土第十一祖。有

  • 叶欣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人,一作无锡人,字荣木。善画山水,流寓南京,为金陵八家之一。曾为周亮工摘陶诗作小景百幅,周为作百陶舫,藏于福建署中。

  • 邹保英妻奚氏

    武后时,契丹寇平州,城几陷,奚氏率家僮及城内女丁助夫(为刺史)固守。以功封诚节夫人。

  • 班伯

    西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况子。少时受诗于师丹。王凤荐为中常侍,迁奉车都尉。与外戚许、王子弟相游,混迹于纨绔之间。数求使匈奴,成帝河平中,任定襄太守,精选掾吏,收捕盗贼,郡得以安。后征入为侍

  • 杨玄

    【介绍】:北魏人,氐族,字黄眉。宋武帝刘裕所封武都王杨盛之子。盛死嗣位,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初仍奉晋义熙年号。善待士,为流民所怀。后用宋文帝元嘉正朔。太武帝时拜为征南大将军、

  • 鲁宗之

    【介绍】:东晋末扶风郿人,字彦仁。孝武帝太元末,历官至南郡太守。安帝义熙元年起义,以功为辅国将军,封宵城县侯。刘裕讨刘毅,与宗之同会江陵,封南阳郡公。后自疑非刘裕旧隶,遂北奔,投后秦,寻病卒。

  • 郭天吉

    【生卒】:?——1643甘肃巡抚林日瑞副将,拒守甘州。李自成破城,与总兵官马#,抚标中军哈维新、姚世儒,监纪同知蓝台,里居总兵官罗俊杰、赵宦,均被俘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