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弘安
字君修。直隶阜城(今属河北)人。贡生。历官江南淮安山盱河务同知、安徽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初任广东灵山知县,颇有治绩。康熙十六年(1677)协助河道总督靳辅治黄、淮、运河。筑高家堰,束淮敌黄,以水攻沙,修筑两岸及清江大闸,运道得通。力主先治高堰。后告退。
字君修。直隶阜城(今属河北)人。贡生。历官江南淮安山盱河务同知、安徽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初任广东灵山知县,颇有治绩。康熙十六年(1677)协助河道总督靳辅治黄、淮、运河。筑高家堰,束淮敌黄,以水攻沙,修筑两岸及清江大闸,运道得通。力主先治高堰。后告退。
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张安世少子。小时与在民间的宣帝同学。荫父爵任中郎将侍中。张贺子早死,遂以他为继子。宣帝即位,以其父有德于宣帝,封为阳都侯。其子霸,年七岁,任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羽光。韩偓兄。昭宗乾宁中,官翰林学士。出院,为御史中丞。天祐元年,朱温自汴至洛,宴于球场。温入,百官或坐于廊下,温怒,以为傲己,乃笞通引官何凝,贬仪棣州司马。
【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字静涵,号安斋。雍正拔贡。历任州判、县丞,升补平阳知县,以故去官。乾隆间卒。有《安斋集》。
字孝仁,淮南(治今安徽合肥)人。初为郡吏,曹操于淮南屯田,任为绥集都尉。魏明帝时迁敦煌太守,抑制豪强,保护西域商人,公平交易,受到商民爱戴。死后,西域胡商会聚于戊己校尉治所,为他致哀。【介绍】:三国魏
【介绍】:元平江路常熟人,字君璋,号中阳老人。被征为辰州同知,不赴。隐于虞山,善鼓琴,工画。有《泰定养生论》、《原道集》、《山居幽兴集》等。
【生卒】:434—507【介绍】:南朝梁谯郡谯人,字叔业。年十六居父丧,庐墓,有三足雀集于庐,众以为异。初仕宋、齐。后应萧衍起事,为中领军,南郡太守,参与军国大事。迁侍中,尚书右仆射。梁武帝天监元年封
【生卒】:?—1687【介绍】:清山东文登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江西抚州府推官。历任工、户、刑科给事中。康熙间累迁左副都御史,擢户部侍郎。以疲软革职。
【介绍】:唐歙县人。德宗建中初继母洪氏病,割股馈羹。贞元中父卒,号泣不绝声,庐墓终身。刺史上其事,诏旌其门。
名诵。其父武王死时,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平定武庚与管叔、蔡叔等叛乱。后年长亲政,营建洛邑,东伐淮夷,继续分封诸侯,周王朝疆域进一步扩大,政局安定,边境息慎(肃慎)族来朝。【介绍】:西周国君。姬姓,
【生卒】:1056——1088初名仲恪,英宗第四子。少好学,及长博通群书,工飞白、篆、籀,颇好医书,著有《普惠集效方》。初封大宁郡公,进鄠国公、乐安郡王、嘉王。累授武胜、保信、保静、武昌、武宁、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