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湖广黄陂人,字伯龙。以孝闻。明末,农民军兴,至其家,见其守棺不去,疑棺中藏财物,欲取之。寿泣告:“宁杀我,勿惊我父!”民军义而舍之。
【生卒】:754—808【介绍】:唐时南诏国王。阁罗凤孙。幼从汉人郑回习汉文典籍。代宗大历十四年嗣位。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改国号大蒙为大理。曾与吐蕃并力攻唐,吐蕃封为日东王。后听郑回言,于贞元十
【生卒】:1227——1286畏兀儿人。初事忽必烈于潜邸,忽必烈即位后渐见擢用。至元五年(1268)与阿术,刘整围襄阳,五年未攻下,后采用新炮法先攻樊城,焚汉水上浮桥。断襄阳之援,才破襄阳,并以行荆湖
字何宁,和尚弟。太平中,历安东军节度使、左夷离毕等职。重熙十年(1041),累迁北院宣徽使。明年,与刘六符使宋,索十县故地,宋请增银、绢十万两、匹以易地。奉使称旨。诏城西南浑底甸,还,复为北院宣徽使。
【介绍】:即知果。春秋末晋国人。大夫。本知氏之族。或称智果。知宣子将立其子瑶为后,辅果以为瑶心狠,不如庶子宵。若立瑶,知宗必灭。宣子不听,果遂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及战国初,知氏为赵、韩、魏所灭,惟辅果在
【生卒】:1224—1297【介绍】:元真定路藁城人,字彦才,号野庄。董俊子,董文蔚弟。弱冠试词赋中选。事忽必烈于藩府,主文书。及即位,持诏宣谕边郡,择诸军充侍卫,为左右司郎中。累迁翰林学士承旨。成宗
【介绍】:东汉京兆长安人,字仲师。少知名,习《春秋》,事乐恢。恢以直谏死,为之陈冤。后举高第,历侍御史、会稽太守,皆有治绩。及为彭城靖王刘恭相,以诬奏恭大逆不道,坐下狱,会赦,免死。
【介绍】:清江苏宜兴人,字企山。举人。精《易》理,工草书,善画山水。有《易论》。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祺先。诸生。明亡后,不求仕进,专意古学。以十五年潜心学《易》所得,成《通义》一书。另有《易象图义》。
德州(今属山东)人,户部侍郎田雯之母。其夫死于浙江丽水知县任上后,清核库赋,交待后任。守寡三十余年,教子有方。通《诗》、《春秋传》,知礼节、能文,著有《茹荼集》。七十七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