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吕颐浩

吕颐浩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生卒】:1071——1139

字元直,祖籍乐陵(今属山东),徙居齐州。举进士。历河北都转运使、户部侍郎兼知扬州、吏部尚书、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等。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避位,乃与张俊等起兵攻讨。乱平,为右相。金兵来犯,遂献航海避难之策。罢相。绍兴元年(1131),复为左相。倾倒右相秦桧,独掌大权。有胆略,善骑射,国难之际,士人倚之为重。屡请兴师北伐,可惜,排斥贤臣赵鼎、名将李纲。再罢相,历知潭州及临安、建康府等。以老病辞,卒,赠太师,封秦国公,谥忠穆。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生卒】:1071——1139

字元直,祖籍乐陵(今属山东),徙居齐州。举进士。历河北都转运使、户部侍郎兼知扬州、吏部尚书、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等。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避位,乃与张俊等起兵攻讨。乱平,为右相。金兵来犯,遂献航海避难之策。罢相。绍兴元年(1131),复为左相。倾倒右相秦桧,独掌大权。有胆略,善骑射,国难之际,士人倚之为重。屡请兴师北伐,可惜,排斥贤臣赵鼎、名将李纲。再罢相,历知潭州及临安、建康府等。以老病辞,卒,赠太师,封秦国公,谥忠穆。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猜你喜欢

  • 江裦

    【生卒】:1066—1121【介绍】:宋信安开化人,字仲举。少治经读书,累试场屋不举,然读书不废。善鼓琴,棋品甚高,作字有楷法。以肺疾卒。

  • 崔渭源

    【生卒】:1674—1730【介绍】:清直隶长垣人,字清夫,号肖玉。崔蔚林子。康熙四十四年副贡生。论学谓以躬行实践为务。事父母以孝闻。

  • 石奋

    【生卒】:?—前124【介绍】:即万石君。西汉河内温人。无文学,但恭谨无比。初为小吏,侍高祖。帝爱其恭敬,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文帝时官至太中大夫。景帝即位,列为九卿。身为二千石,四子皆官至二千石

  • 李长华妾吴氏

    封丘(今属河南)人。幼时为孤儿,被卖入妓院,死不就范。丈夫死于京师,自杀以殉。

  • 李至

    【生卒】:947—1001【介绍】:宋真定人,字言幾。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

  • 朱常洵

    【生卒】:?—1641【介绍】:明宗室。神宗第三子。郑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封福王,婚费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费二十八万,十倍常制。四十二年始令就藩,赐庄田四万顷,以廷臣力争,减半,河南田不足,取山东、湖广

  • 方元衡

    【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莘田。以贡生官光禄寺署正。旧俗惑于风水,常停柩久不葬,请设劝葬局,限期督葬。有《续心学宗》、《孝经浅注》。

  • 刘勋

    楚孝王子,宣帝孙。成帝河平年间,其父入朝,有疾,帝命他入朝侍父疾,以广戚县四千三百户封他为广戚侯。后病死,子刘显嗣。【介绍】:三国魏瑯邪人,字子台。汉献帝中平初为沛国建平长,与曹操有旧。后任庐江太守,

  • 杨呈秀

    【生卒】:?——1635华阴(今属陕西)人。由进士历官顺庆知府,罢归。佐守城御“贼”死。【生卒】:?—1634【介绍】:明陕西华阴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官四川顺庆知府,大计罢归。农民军攻城,呈秀佐有

  • 吴芬之女

    【生卒】:1893——1905开县(今属四川)人。父官山东知县,留家侍母。闻父病,每夜焚香露祷求愈。光绪三十一年,父卒,听说后饮药自杀,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