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麟

马麟

1873—1945

近代西北军阀。字勋臣。甘肃临夏癿藏人。回族。马海宴之次子。降清后,任西军哨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赴京抗击八国联军,辛丑和议后,随西军回师西北,驻巴燕戎格厅孔巴镇,升为旗官。辛亥革命爆发后随兄镇压宁夏革命党刘华堂。民国时期,西军改为宁海军,升任部兵统领兼二营营长。1913年与四川军阀争夺青海南部得手,遂任玉树防守司令。1917年平定满族贵族吕光叛乱,杀戮甚众。1919年利用藏族上层矛盾,在土门关、晒经滩、清水桥沟等地大肆烧杀,悉焚沙沟、隆姓日沟、卡家沟河木曲乎一带佛寺,勒索“罪银”20万两白银。1920年再次屠杀藏民千余人,勒索白银10万,强占拉卜楞寺,至1928年始退出。1921年镇压果洛藏族起义,勒索“罪银”100万,得北洋政府“锐威将军”衔。1928年河湟事件爆发,积极安置难民,收编散兵,缓和民族矛盾,恢复生产,使回族群众免受军阀报复。1931年利用“雷马事件”秘通吴佩孚反蒋未遂。同年八月任青海省主席,12月击退西藏亲英份子昌都三王千部犯青行动,粉碎英国“大西藏企图”。1936年被马步芳排挤下台,同年6月出国朝觐。1937年春回国,任国民党政府委员,退居癿藏,对伊斯兰教派纠纷,坚持各信其是,互不干涉原则加以调解。为解决1939年临夏汪百户教争事件做了一定努力。1945年春病逝于临夏。

猜你喜欢

  • 叆阳

    地名。明辽东著名边堡。位于风城北128里,南距抚顺城350里。明成化四年(1468)设,为控御女真入境的战略要地。万历初,辟为马市。有城1座,周3里许,西、南各1门,西1廓城,周1里许。明设守备官镇守

  • 监母斡鲁朵

    见“彰愍宫”(2463页)。

  • 山字形铜礼器

    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礼器。据推测,该器象征中山王统治权威。以青铜铸造,呈山字形,为中山国独有,说明白狄鲜虞人对中人城(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内山峰的崇拜,“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平时立于帐前,战时

  • 特勒帕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暖帽名。以毡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翅各5寸。男翅两平,饰以海龙水獭皮。帽顶呈红色,饰以纹绣,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如葫芦之半,帽后翅稍垂,顶饰金绒花。

  • 布喇干呼图克

    成吉思汗陵(八白室)祭祀用的灵物。蒙古语音译。“布喇干”意为“貂”,“呼图克”意为“神圣”、“尊贵”、“幸福”、“吉庆”等。该灵物由貂皮和五色绢绸组成,蓬松地扎在一起。平时置于成吉思汗灵柩东西两侧。每

  • 蓝靛瑶

    旧时对部分瑶族的他称。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西部等部分地区。不同地区各有其自称。因过去经济作物多种蓝靛,并以蓝靛染衣服,故称。

  • 奇塔特彻尔贝

    ?—1664清初将领。蒙古族。哈尔图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率400户退守哈屯河,应后金使招,投后金,隶蒙古正蓝旗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伯尔柯接军台界,西至布图接本部左翼中旗及右翼后旗界,南至雅喇接军台界,北至哈喇陀罗海接杜尔伯特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

  • 多尔济达木巴

    见“多尔济丹巴”(853页)。

  • 元寿

    ①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廉年号。?—1204年。 ②(550—612)北周、隋大臣。字长寿。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邵陵王元敦之孙,周凉州刺史元宝子。丧父,以孝闻,及长,颇涉经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