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里野

额里野

见“库页岛”(1109页)。

猜你喜欢

  • 都指挥使

    官名。统军将领的称谓。名称始于五代,宋元因之。明沿其称。洪武八年(1375),改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设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为省一级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综理司事,掌印信,统辖下属诸卫所

  • 温塔

    靰鞡鞋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温他”。靰鞡鞋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然各族制作用料不一,称呼也不同。赫哲族制做温塔,以鹿、野猪、熊等兽皮和怀头鱼、哲罗鱼、细鳞鱼、狗鱼、鲑鱼皮为原料。鞋底、鞋帮以整张皮制

  • 门前礼

    甘肃北蒙古族婚俗。婚礼时,在新郎门前铺一块大白毛毡,用青稞粒镶出万字和莲花图案各一,新娘接到门前时,由主婚人命新郎跪在万字型图案上,象征一切吉祥;新娘跪在莲花型图案上,象征多子多福。主婚人同时朗诵祝词

  • 萧孝忠墓志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西孤山墓志”。为一合。志盖正面刻花草图案,无字,背面刻汉文12行,230字;志文刻契丹大字18行,540字。两种文字不对译,契丹字意尚不晓,汉文叙墓主人身世。死于辽道宗大

  • 宜春

    契丹族风俗。妇女于立春之日作春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或蟾蜍以衔之,帜上书“宜春”。

  • 长钱

    金代官用足百用钱。大定二十年(1180),金修建上京内所,购买民间物资,经常不立即付钱,付钱时也是以80当100付给,谓之短钱。而官府或官员用钱则足百,谓之长钱。后采纳斡鲁补谏言,官私所用钱皆以80为

  • 乙习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乙斯勃”。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乙习本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居北方※乌古之地,《辽史·营卫志》:“乙习

  • 那尔苏

    1861—1890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孙,伯彦讷谟祜长子。魁伟端庄,颇具仪表,天资聪敏,精通蒙汉文,擅长诗词书法。同治四年(1865),父卒,袭多罗贝勒爵。不

  • 李德旺

    1181—1226西夏第九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神宗李遵顼次子。光定十三年(1223)十二月,父在蒙古军威逼下逊位,继立。闻蒙古军征西域未还,乃遣使结漠北诸部为外援,以拒蒙古。乾定元年(123

  • 蒙兀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蒙瓦部。《旧唐书》称该部位于望建河(《新唐书》作室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南,具体所在有4说“一说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以东,黑龙江之南额木尔河和激流河一带;一说在今黑龙江省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