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同烈
明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兴隆(今黄平)人。苗族。景泰元年(1450),自称苗王,率数万苗众反征粮征款、滥派杂役,攻城池,杀官吏。围兴隆、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清平(今凯里)等卫达半年之久。播州(今遵义);邛水(今三穗)、清水江、龙里、水西、安南(今普安境)、安庄等地苗、彝、布依族农民纷起响应。据地数百里,聚众20余万。贵州总兵官王骥、总督侯琎等分路进攻。次年,明军入兴隆,率众退据香炉山(在今凯里境内)。因叛徒出卖,被俘,解京师杀害。
明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兴隆(今黄平)人。苗族。景泰元年(1450),自称苗王,率数万苗众反征粮征款、滥派杂役,攻城池,杀官吏。围兴隆、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清平(今凯里)等卫达半年之久。播州(今遵义);邛水(今三穗)、清水江、龙里、水西、安南(今普安境)、安庄等地苗、彝、布依族农民纷起响应。据地数百里,聚众20余万。贵州总兵官王骥、总督侯琎等分路进攻。次年,明军入兴隆,率众退据香炉山(在今凯里境内)。因叛徒出卖,被俘,解京师杀害。
解放前四川凉山部分彝族的保甲组织。1922—1923年间,西昌县礼州李子沟(今喜德县红玛区)黑彝奴隶主列额马达绝嗣,家族中的哈尔达阿火等欲瓜分其遗下的48户娃子(包括曲诺、阿加、呷西)。娃子们在曲诺吉
书名。记载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元年(1644)朝鲜王世子李、二王子李淏、麟坪大君留在沈阳为质期间的记录。该书除记述朝鲜质子人等在沈阳的生活琐事外,对跟随清太宗征
即“爱马克”(1897页)。
见“硬寨司”(2192页)。
见“石鲁”(448页)。
1816—186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47任堪布。藏族。道光元年(1821),被迎至拉卜楞寺坐床,由贡塘·嘉贝样授沙弥戒。八年(1828),入经院。20岁从嘉木样受具足戒。次年参加立宗辩论。十九年(18
见“北魏律”(533页)。
见“把汉比吉”(1062页)。
藏族部落名。为“羌日六部”之一。在西藏那曲县境内。“桑雄”藏语音译,意为“广阔平原”。下辖阿巴、托如、玛尔庸、苏尔巴、森巴、扎江、森巴达孜玛、甘丹、赛东9个小部落,故称“桑雄格尔雄古”即“桑雄九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