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

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高山族人民发动的举世闻名的抗日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区,日本占领时属能高郡辖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共有11个高山族村社,是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能高郡警察课分室即设于此,下置18个警察驻在所,对当地高山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镇压、经济掠压及肆意劳役与侮辱,群情愤激。1930年10月27日,富于斗争传统的雾社地区高山族人民在摩那·罗达奥的组织领导下,趁日本驻当地侵略者每年当天照例在雾社小学广场举行联合运动会之机,发动武装起义。黎明前,罗达奥派人首先偷袭迈勃林场和迈勃警察所,夺取枪枝弹药和粮食,接着派人破坏附近公路、桥梁和通讯设施。上午8时,起义群众冲进运动会场,全歼在场所有日寇,并乘胜袭击附近日本警察所,缴获枪枝180,子弹2万3千多发,控制整个雾社地区。使日本殖民当局大为震惊,命台湾守备司令镰田亲自率领台北、新竹、台南等大批军警从雾社东、南、北三线围攻起义的高山族人民,进行野蛮的炮轰和烧杀。起义群众视死如归,退入深山,坚持抗击日冠,许多高山族妇女为了激励丈夫,使他们无后顾之忧,集体自缢,可歌可泣。日寇一面派飞机狂轰滥炸,一面派人入山诱降,软硬兼施,均无济于事,最后竟然违反国际公法,施放毒气炸弹。起义群众拼死反抗,坚持斗争一月有余,宁死不屈,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日本帝国主义者对高山族人民的暴行,激起全世界人民的强烈愤慨和一致谴责。

猜你喜欢

  • 闪仲侗

    明代诗人。字士觉,号知愿,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诗人闪继迪之子。天启七年(1627)举人。年青时曾随父游历吴越名胜。父子常相唱和。著有《鹤鸣篇》3卷(1卷诗,2卷杂文,3卷制艺),均佚。四库全

  • 文悌

    ?—1900清末官吏。字仲薛。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初以笔帖式历户部郎中、河南知府、御史。光绪二十四年(1898),反对变法维新,上疏诬劾康有为主西学、伸民权、兴党会、改制度等皆为盅惑人心之言,犯上

  • 八剌

    ?—1271察合台汗国第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也孙都哇之子。初随从忽必烈汗。至元二年(1265,一说三年),奉忽必烈命归汗国执政,废斡儿干纳擅立之木八剌沙,自立为汗。背叛元廷,夺取元

  • 通司岗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又称作斯岗衙门。位于拉萨大昭寺北。乾隆十五年(1750),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因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谋逆,召至衙署楼内诛之,后两大臣遇难,衙署楼房亦被乱党烧毁。十六年,诏于该处为遇难两大

  • 上位使者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第七级官名,位于※“大兄”之下,※“诸兄”之上(《北史》等载七至九级官名为※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

  • 叱列平

    504—554东魏、北齐大臣。字杀鬼。敕勒叱列氏(又作叱利、叱伏列氏,后改李氏)。代郡西部人,世为酋帅。中军大都督叱列延庆之侄。史称其善骑射。袭第一领民酋长、临江伯。孝昌(525—527)末,补别将。

  • 青海绰罗斯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地区准噶尔人专称。首领为僧格异母兄卓特巴巴图尔和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十年(1671),自准噶尔地区移住。初附和硕特部游牧。后因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置2旗,各设札萨克。有贝勒

  •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

  • 耶迷只部

    辽代部族名。辽兴盛后,归附于辽,成辽属部之一。辽置该部诸官职,属辽北面属国官。按辽制,凡属国、属部之官,大者可封大王,小者置部节度使,命原部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施,以保柔远之道。辽兴宗重熙三年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喀喇诺尔接本部右翼前旗界,西至察罕特莫滚山梁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南至布隆和特接本部右翼中前旗界,北至库登图山接车臣汗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五十二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