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归南朝刘宋,鲁奴子亦求归宋。元嘉二十八年(451),与雍、豫、荆州诸蛮反,攻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宋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征讨,先失利,又增兵攻之,乃散走。后不闻,其裔大多融于汉族。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归南朝刘宋,鲁奴子亦求归宋。元嘉二十八年(451),与雍、豫、荆州诸蛮反,攻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宋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征讨,先失利,又增兵攻之,乃散走。后不闻,其裔大多融于汉族。
即西州回鹘。因其王称阿萨兰汗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赖卜氏,世居齐克潭和洛地方。顺治六年(1649),从征大同叛镇姜瓖,奋勇先登克城,赐号“巴图鲁”,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九年(1652),加一拖沙喇哈番(云骑尉)。十四年
黄河河源三河交汇处。蒙古语称古尔板,藏语称索尔马,叠称“古尔板索尔马”,意为三河。《蒙古源流》作“锡里木济之三河交会地方”。清代作琐力麻川。据《卫藏通志·黄河》注云,该三河由阿尔坦河与巴尔哈布山水(自
独龙语音译,意为“用刀子耕作或砍的土地”。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主要耕地,即火山地。一般是在冬、春选择地段,砍伐地上的树木、杂草,干后聚而焚之。播种前不翻土,玉米、豆类用木棍点播;荞、稗等进行漫撒。由于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寿辉年号。1081,凡1年。
见“越里笃国”(2191页)。
①辽封爵。保宁三年(971),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受封。 ②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金史·宗室表》:太祖子完颜斡忽为邺王。又,《太祖诸子列传》:“娘子独奴可生邺王斡忽。”
见“九姓回鹘可汗碑”(37页)。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称来三兀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第三子。驻牧于张家口东北边外大沙、三间房,与左翼察哈尔部为邻,拥兵数万。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
参见“锡伯族”(2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