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陈书

陈书

纪传体南朝陈代史书。姚思廉(557—637)撰。36卷,包括本纪6卷,列传30卷。思廉字简之(一说本名简,以字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迁居关中万年(今陕西西安),入唐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等。书成于唐贞观十年(636)。记陈武帝永定元年至后主祯明三年(557—589)间23年历史。多采于陆琼、顾野王、傅��三家《陈史》,兼以掇集遗闻,小部分沿用其父姚察旧稿。是书虽未为周边诸族专门立传,但纪传中仍包含一些民族史资料。如《高祖纪》中涉及与侯景(一说为胡羯)之争战;《世祖纪》、《废帝纪》、《宣帝纪》等记载了陈与宇文氏北周、鲜卑化汉人高氏北齐之交往、战和关系,并涉及陈与周边诸族及高丽、新罗、丹丹、天竺、盘盘、扶南、林邑等国之朝聘往来,为研究陈代民族关系及中外交通之珍贵材料。以宋大字本为早,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百衲本较为通行。1972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

  • 噶朗王

    旧时西藏东部一隅的割据土酋。又作“甘南木王”、“呷纳木王”、“波密王”、“噶朗木第巴”。藏语音译,“噶朗木”意为“天”或“上”;“第巴”意为“酋长”、“头人”。相传吐蕃第八代王止贡赞普被其大臣所杀,赞

  • 木怜站道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 阐莫

    参见“阐”(2105页)。

  • 戎蛮

    古族名。参见“蛮氏之戎”(2273页)。

  • 金山

    ①西域古山名。见《后汉书·窦宪传》。《后汉书·和帝纪》作金微山。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大将军窦宪遣左校尉耿夔至此,大破匈奴北单于。从此,匈奴西迁。《隋书·突厥传》:突厥先祖阿史那世居金山。《旧唐

  • 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

    清官署名。见“西布特哈”(701页)。

  • 卢国

    古国名。又作、卢戎。商、西周、春秋时南方小国。地处汉江流域以南,辖地于今湖北襄樊市西南地区。曾参与周武王伐纣。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楚※屈瑕伐※罗及鄢时,与罗相结共败楚师,迫屈瑕

  • 满洲四礼集

    书名。1函5册。索宁安辑录。嘉庆元年(1796)成书。内容有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洲婚礼仪节、满洲慎终集、满洲丧葬追远论及满洲家祠祭祀仪注四编,对研究满族宗教信仰、民俗有一定参考价值。

  • 河源记

    见“河源志”(1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