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克千户部落

阿里克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阿里克又作阿力克、阿柔。在青海省海北部祁连县大通河北,东界门源,西南接蒙古默勒郡王旗牧地,北邻甘肃民乐县。牧地包括今祁连县峨情、草达坂、野牛沟及默勒等乡。原驻牧曲什安河流域,即今海南兴海县之温泉一带,初有11个小部落。明万历(1573—1620)年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至青海,被该部头人华桑嘉布等人迎至牧地,奉献大批布施。清顺治(1644—1661)年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途经青海,该部头人迎请传法,并求建寺,在夏扎大喇嘛和阿里克然坚巴克尊嘉措主持下,于仲塔地方建成阿里克寺,取名“具喜宠法洲”。雍正十年(1732),西宁办事大臣达鼐饬定界址,该部被封为百户部落,为塞外40贡马番族之一。道光二年(1822)后,该部头人玛当因不堪果洛藏民抢掠,率部迁至黄河北岸,后经陕甘总督长龄奏准,令该部大有户却丹驻牧于可可乌苏一带,与察汗诺门罕旗同司黄河渡口。旋遭刚察等部冲击,部分移至大通河上游祁连县驻牧,部分被那彦成移居黄河南,即今黄南州河南县、海南州同德县等地驻牧。其在祁连县境内者日益强大,头人多日杰自称千户,从蒙古族取得大片牧地。1913年,曲乎从牧民征马千匹,羊千只,献给青海蒙番宣慰使马麒,获千户草原执照,其牧地占据祁连县大部,蒙藏各部亦由该千户指定放牧地点。该部迁至祁连县后,历经百年,发展成为8个百户部落。

猜你喜欢

  • 不落夫家

    壮、布依、侗、水、仫佬、毛难、黎、彝、苗、哈尼等族传统婚俗。亦名坐家。男女青年结婚时(再婚除外),男方派人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女方派新娘之姐妹、从姐妹、表姐妹等十至数十人为伴娘,举行婚礼后,在男方家中

  • 刘暠

    见“刘知远”(863页)。

  • 拓跋邻

    鲜卑拓跋部首领。亦作豫邻。东汉初,先祖拓跋推寅率部从大兴安岭北段嗄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中经6位酋帅,约至东汉桓、灵帝年间(146—189),继拓跋侩为酋帅。除亲自统率的部分属众外,“七

  • 李再万

    ?—约1502明弘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苗族。弘治十四年(1501),聚众数万起义,自称天王。攻城杀吏,驱豪富,分占土地。城步5洞48寨,广西义宁、新安苗民纷起响应。后被湖南巡抚

  • 只剌瓦弥的理

    即“必兰纳识里”(633页)。

  • 三乃卡

    见“帕玉乃卡”(1399页)。

  • 姜行本纪功碑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 白族创世纪

    白族创世史诗。亦名《白族开天辟地》、《白族人的来历》。世代相传,一般以“打歌”这种文艺形式来演唱。内容主要有“洪荒时代”、“天地的起源”、“人类的起源”3部分,其中也反映了白族先民征服自然的勇敢精神和

  • 洁身祭

    达斡尔族中萨满(巫师)的小型祭祀。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年初在各※雅德根家举行。祭品有的用羊,有的仅用酒和果食。主要是用“神水”洁净法衣和雅德根本人身体。其法,将护心镜(萨满神具之

  • 牂柯

    古国名。一作䍧牱、牂牁。地域包括今贵州大部。最早见于《管子·小匡篇》。春秋时,处于周职方外,曾遣使向齐桓公贡献方物。与吴越、巴、荆等“南蛮”国并称。春秋末,为夜郎国小邑之一。“牂柯”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