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属于喀尔喀车臣汗。康熙四年(1665),首领栋伊思喇布率2千余人归清,封札萨克固山贝子,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乌尔呼拖罗海山,会盟于锡林郭勒盟。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属于喀尔喀车臣汗。康熙四年(1665),首领栋伊思喇布率2千余人归清,封札萨克固山贝子,掌本旗,世袭。札萨克驻乌尔呼拖罗海山,会盟于锡林郭勒盟。
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以附近有康保泊,故名。原为清商都牧场及察哈尔镶黄旗地,民国十一年(1922)析置康保招垦设治局,十四年(1925)改县,属察哈尔兴和道。
傈僳语音译,亦称“奢来虎”,意为“互相砍杀”。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血亲复仇械斗。多因宗教、婚姻、土地、水源、债务、盗窃等纠纷而引起。事发时,先由当事人邀请头人(实扒)及中间人说理,如不能达成协议,
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又作兀慎阿不害、台吉巴图尔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重孙,※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独子。父卒,继领兀慎部,驻牧于大同塞北的克儿一带,距明塞170余里,在大同守口堡(阳和后口)
隋代突厥汗国大臣。又作窟合真、窟舍真、库真。阿史那氏。沙钵略可汗第七子。初任特勤。隋开皇五年(585)七月,奉父命入朝隋,文帝杨坚拜其为柱国,封安国公,宴之内殿,引见皇后,赏劳甚厚。自此,突厥贡使岁时
见“令支”(578页)。
清朝管理喀尔喀蒙古的最高长官。雍正(1723—1735)初,为征准噶尔,住彭福为定边左将军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札布哈朗特),任赛音诺颜部和硕额驸策凌为左副将军,驻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因征准噶尔
景颇族的景颇支语(载瓦支语称“吾戈拢”)。原指景颇族原始社会时期所实行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方式。当时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个体家庭经济的确立,逐渐演变为一种换工方式,
西藏地方政府设在拉萨北扎什地方的造币厂。宣统元年(1909),设置。铸有称“桑冈郭田”、“雪阿”、“格桑章噶”的银币和称作“噶启介”、“噶阿”“噶启松”的铜币。次年被驻藏大臣查封。同时另铸造称为“宣统
见“土河”(63页)。
清代蒙古族著名僧人。曾到青海塔尔寺拜松巴堪布为师。后返内蒙古,为乌素图召第三代活佛。雍正三年(1725),主持建两寺:一名罗汉寺,内塑有十八罗汉像,塑工精巧,形态逼真;二为法禧寺,是汉藏混合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