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

分布于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中。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岩画宝库。多刻画于断崖立壁、山巅巨石之上,形成密集的岩画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提及。1976年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有大批发现。据研究,大多数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一部分属于战国至两汉、北朝至隋唐、辽宋至明清时期,磨刻在岩石上的各种图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从磨刻、敲凿、涂绘、浅浮雕和线雕等种种不同手法判断,约可分别为不同时代游牧人,包括古代原始人、古匈奴人、突厥人、回纥人、党项人和蒙古人的作品。最多的是动物形象,有个体、有群体相搏相戏;有表现游牧生活的狩猎图像,或单人出猎、或双人行猎、或众人围猎;亦有生动形象的交战图像,画面所见双方胜负分明;亦有放牧图、迁徙图、舞蹈图以及蒙、汉、藏、回等民族文字及西夏文字题铭等。内容丰富,作画的用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北方各族游牧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宗教观念、审美观点及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和联系,是十分光彩夺目的艺术遗产。北京文物出版社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阴山岩画》。

猜你喜欢

  • 迭里迷

    见“呾密”(1388页)。

  • 济火

    汉牂牁“黑卢鹿”部首领。又作济济火、火济。明贵州水西安氏土司自认为其二世远祖。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帅军南征越嶲叟帅高定元(又作高定)及南中大姓首领雍闿、孟获时,曾在今滇东北、黔西北一

  • 西魏文皇帝

    见“元宝炬”(237页)。

  • 秃鲁堇

    见“萧速撒”(1997页)。

  • 班禅三世

    见“恩萨·罗桑顿珠”(1871页)。

  • 松巴呼图克图一世

    见“丹却嘉措”(378页)。

  • 熟户

    宋代汉族对党项族部落族帐人户的称谓。与生户相对。一作属户。指唐代后期开始内迁并散居于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靠近汉族聚居地区,或入居州城与汉族杂居,从事农业、手工业的党项羌人。有的党项贵族地

  • 居车儿

    即“伊陵尸逐就单于”(813页)。

  • 章饰

    见“益仓”(1945页)。

  • 野邓台吉

    见“把林台吉”(1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