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儿吉思

阔儿吉思

?—1243

蒙古国时期官员。又作阔里吉思、库尔(而)古司。畏兀儿人。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西之八儿里黑。幼善畏兀儿文书。初事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为部将,后任必阇赤(书史)。受命以畏兀儿字书授诸王子。后奉命随成帖木儿治理玉龙杰赤(今土库曼里亚乌尔根奇),又从平呼罗珊(今伊朗霍腊散省与阿富汗西部)之乱,初为书记后升掌印官。窝阔台汗四年(1232),奉命入朝奏事。七年(1235),成帖木儿死后,在新任长官诺撒耳(奴萨尔)手下仍留原职。十一年(1239),受镇海支持,奉命主管呼图珊等地户口赋税事。整顿财政,调查户口,规定税制,限制奸商,惩治苛敛者,使经济恢复,赋入增加,将大量财富上贡大汗宫廷。被正式任命为阿母河以西各州长官。以徒思城(今伊朗马什哈德北)为治所。着手复兴该城,建仓库,修园林,筑邸宅,辟市场等。并于辖境内设置驿站,禁止使臣骚扰百姓。遣子偕课税司掾属管理波斯西部一些地区,征收赋税,革除贪官。太宗后脱列哥那称制元年(1242),因冒犯察合台王妃,被逮送察合台斡耳朵。次年,处死。

猜你喜欢

  • 慕容宣彻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1949年后存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志盖篆书《大唐故辅国王慕容志》9字。志文19行,行20

  • 达如玉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海晏县境内,青海湖东北岸,东至木里沟咀,西至哈尔盖,北至麻皮寺。境内有白佛寺(亦名永宁寺),麻皮寺、新寺三座格鲁派寺院。旧志作达乌默藏,为“环海八族”之一。原居海南贵南县茫拉地

  • 弥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

  • 普法恶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 纳尔吉河卫

    见“纳剌吉河卫”(1274页)。

  • 移剌敏

    金代中期将领。契丹族。世宗时,为评事。大定二十一年(1181),为置边堡事上书谏言,当令东北及临潢等地所徙民逐水草以居,开壕堑以备边,加强戍守。被采纳。章宗时,官宣徽使。明昌五年(1194)二月,受命

  • 武都王

    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豪杨氏的称号之一。始于后仇池国君主杨盛,宋武帝刘裕于永初三年(422)册封其为武都王。继之,杨玄、杨难当、杨僧嗣自称武都王。宋、齐、梁、北魏也分别以此号赐杨玄、杨难当、杨元和、杨僧

  • 通政院

    元代掌驿传的中央机构。太祖时始置站赤,太宗进一步完善,至元代,全国遍设驿站。世祖至元七年(1270),立诸站都统领使司掌其事。十三年,改为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

  • 也都帖木儿

    见“吴克忠”(1074页)。

  • 督练公所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宣统二年(1910),经驻藏大臣联豫奏准设立。衙署在驻藏大臣衙门之左,设督办1人,由联豫兼任,下设兵备、参谋、教练3处。兵备处以罗长䄎为总办,职责为督办指挥、整饬全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