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花婆”(997页)。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官御史大夫。崇宗亲政后,提倡学习儒家文化,西夏举国重文轻武之风盛行。夏贞观十二年(1112),崇宗命朝臣言朝政得失,乃上疏申述“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
见“他漏河”(574页)。
乾隆三十二至三十五年(1767—1770),缅甸木梳王朝屡犯中国边境。清廷命将军明瑞督师征之。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两军大战于蛮结,木梳军大败。旋因木梳军败退中焚毁沿途傣族、掸族村落,清军粮米不继,无法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址在泉州城南。南宋绍兴元年(1131),回回商人纳吉卜,穆兹喜鲁丁创建。元至正九年(1349),金阿里重修。元人吴鉴著有《清净寺记》碑文,记载该寺兴建的缘起与伊斯兰教义,为现存
1742—1775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汗王。敦罗布喇什幼子。初随父兄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1761)继位后,面临俄国政府日益增强的政治压力,被迫接受旨在削弱汗权的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六年(1319),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八不沙子月鲁帖木儿始受封。
明代蒙古贵族。汉文史籍作那竹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第七子。幼亡,无领地,无嗣。
①藏语音译,意“司库”、“管家”、“管理人”等。解放前藏族地区为寺庙、贵族、土司、头人、地方政权机构管理财物收支等事务的人员。其他如庙祝、香灯师称“古涅”、“衮涅”,房屋管理人称“康涅”,庄园管理人称
参见“保寺族”(16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