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卜臣

锡卜臣

?—约1683

清朝将领。亦作席卜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弟郎格之孙。后金天聪五年(1631),授前锋侍卫。清崇德三年(1638),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由青山口毁边墙入,与前锋参领素尔德败明太监高起潜兵于通州。五年,围明锦州,败杏山来援明兵。六年,与前锋统领努山,败宁远来援明兵,追至连山。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将唐通于一片石,追义军于安肃、望都,克山西太原。二年,随英亲王阿济格征陕西,同前锋参领锡特库败李自成于安陆。擢前锋参领。三年,随肃亲王豪格征张献忠义军,至陕西,败叛镇贺珍于汉中,进四川,屡战皆捷,改护军参领。五年,同护军统领素拜平大同总兵姜瓖叛,复随端重亲王博洛败刘迁,解代州围。十一年(1654),擢护军统领。十二年,同都统卓洛驻防荆州。十三年,同由澧州、常德进军,败张献忠余部孙可望于辰州。十六年(1659),同明安达礼自荆州援江宁,破郑成功将杨文英等。康熙九年(1670),擢镶白旗蒙古都统。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命为镇西将军守陕西。后驻汉中。十四年,因饷运久阻,食不继,还安西整顿。是年冬,与赫叶攻保宁,遭三桂将王屏藩拒击,弃蟠龙山还汉中。十九年(1680),还京,任都统。二十二年,追论蟠龙山战败罪,罢任革世职。

猜你喜欢

  • 上契丹事

    又名《王曾上契丹事》、《王沂公行程录》等。北宋王曾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归来后向北宋真宗皇帝所上的一篇奏疏。内详记沿途里程、馆驿、民俗及辽燕京、中京的建制等。记契丹地理尤详,故

  • 峒溪纤志

    书名。西南民族风物志。3卷。清陆次云(字云次,浙江钱塘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西南时所作,自称:“余之所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鉴,并考证诸书所载之异同。上卷为“峒溪

  • 帖木儿汗国

    国名。14世纪后期河中帖木儿在中亚建立的国家政权。又称帖木儿帝国、帖木儿王朝。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秃黑鲁帖木儿(1329—1363)死后,察合台汗国因内乱,帖木儿乘机起兵,夺取撒马尔罕、布哈拉

  • 斡扎篑

    蒙古国官员。唐兀人。西夏时宁州(今甘肃宁县)人。夏国相斡道冲之孙。世掌夏国史。夏末守西凉(今甘肃武威),率父老以城降蒙古成吉思汗,授中兴路管民副官。太祖西征,运饷不绝,无毫发私,时号“满朝清”。世祖即

  • 尉那岩城

    即“国内城”(1430页)。

  • 威远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治三年(1323),察合台后裔忽都帖木儿受封。

  • 瓜藤亲

    土家族婚俗。亦称扁担亲、骨种等,即姑舅表亲。姑家之女先得由舅父家迎娶,舅父家不娶,方可嫁于外人。此俗源于原始的两合族外婚制,为血缘婚、亚血缘婚制残余。此类婚俗在苗、布依、侗、水等民族中也有遗存。仅名称

  • 塔剌海

    ?—1308元朝大臣。又译答剌海。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子。初侍真金太子。至元三十年(1293),授昭勇大将军、左都威卫使。大德元年(1297),兼徽政使。四年,兼枢密副使。六年,迁同知枢密院

  • 白窝泥

    参见“毕约”(755页)。

  • 平都

    东魏时汾州胡人王迢触、曹贰龙义军年号。526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