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钟离之战

钟离之战

北魏与梁朝的一次战役。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位于淮水南岸,池深城坚,易守难攻,是魏军南攻拟先夺占的目标,也是梁军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前线重镇。自北魏景明四年(503)起,双方各为进攻、防守,部署兵力,时近4年。正始四年(507)春,北魏镇南将军、中山王元英以数十万大军攻钟离,令平东将军杨大眼率部据淮水北岸接应,命镇东将军萧宝夤领兵在邵阳洲(在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上)两岸架桥树栅,以通粮道。魏军用土填堑,以冲车撞钟离城墙,昼夜轮番攻城未克。梁武帝为增援钟离,又派豫州刺史韦䴥领兵自合肥北上,与曹景宗之军会合进至邵阳洲。韦率众在曹营前20里处趁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筑城。次日拂晓营立。及杨大眼统万余骑攻城。韦䴥结车为阵,以强弩2千齐发,杀伤魏军甚众。杨中箭退走,元英等继续攻击未克。梁军乘势反攻,袭击邵阳洲南北桥,并乘淮水陡涨之际,遣水军驾6舰临魏垒,以小船载干草,灌入膏油,点燃后用以焚桥,断魏粮道,又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梁军奋勇冲杀。魏军大溃,溺死、被杀各有10余万人,元英单骑逃往梁城(今安徽寿县东),杨大眼也烧营撤退。梁军乘胜追击,直至水(今安徽固镇东南),又俘魏军5万人,收其资粮器械牛马等不可胜数。此役梁军各部密切配合,针对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适时反攻,取得大胜,而魏将未能乘春水涨前退去,转胜为败,南攻受遏。

猜你喜欢

  • 捏怯来

    ?—1389明代北元大臣。蒙古族。初事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官枢密知院。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大本营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遭到明将蓝玉(回族,一说苗族)所率15万兵围攻,8万余人被俘,仅与脱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

  • 载初

    大燕皇帝安庆绪年号。757年正月至十月,凡1年。

  • 白塔题记

    契丹、女真、八思巴、畏吾儿等多种文字墨书题记。白塔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万部华严经塔,此为俗称。塔内壁至今尚存金、元、明各代题记墨迹,其中第五层东西壁书契丹小字两处,经辨识,一处4行,31字;另处3行

  • 斛律金

    488—567北魏、东魏、北齐大臣。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倍侯利玄孙,第一领民酋长大那瓌之子。工骑射,善用兵,“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年”。初为军主,与怀朔镇将杨钧送柔然主阿那瓌

  • 泣伏利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拓跋祯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代王※拓跋什翼犍玄孙,都官尚书幹之子。有胆识,善骑射,通诸方语。太武帝时为司卫监,从征柔然,以计胜敌。孝文帝初,赐爵沛郡公,后拜南豫州刺史。计降大胡山蛮,淮南之人相率投附者3千余

  • 海瑞

    1515—1587明代著名大臣。字汝贤,一字国开,别号刚峰。广东海南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人。回族。福建松溪知县海宽之孙、海瀚之子。幼丧父,家境衰败,母谢氏教诲读书,督责甚严。嘉靖二十八年(1549)

  • 刘库仁

    ?—384晋代匈奴独孤部首领。字没根,一名垂洛。有智略。母拓跋部平文帝郁律之女,故附舅父代王拓跋什翼犍,为南部大人。孝武帝太元元年(376),为前秦苻坚所败,走云中(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 仡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六枝、黔西、织金、镇宁、关岭、普定、大方、清镇、仁怀、水城、安顺、遵义、平坝、金沙、兴仁;云南省文山、广南、富宁、马关;广西隆林等地。人口437997人(1990年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