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齿百夷8使者朝见元世祖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忽必烈军平大理,次年,在德宏地区建立金齿安抚司。八年(1258),金齿百夷诸酋派使者8人北上朝见忽必烈。跋涉万里,行期两年余,于中统二年(1261)四月十四日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得忽必烈接见和嘉谕,并遣使臣送其返云南。参加接见使者的王恽,在所著《中堂事记》中记此次朝见之事颇详。世祖曾亲自询问其国俗、地理、语言等情事。书中并记有百夷之衣冠装束等。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忽必烈军平大理,次年,在德宏地区建立金齿安抚司。八年(1258),金齿百夷诸酋派使者8人北上朝见忽必烈。跋涉万里,行期两年余,于中统二年(1261)四月十四日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得忽必烈接见和嘉谕,并遣使臣送其返云南。参加接见使者的王恽,在所著《中堂事记》中记此次朝见之事颇详。世祖曾亲自询问其国俗、地理、语言等情事。书中并记有百夷之衣冠装束等。
纪传体北朝史书。唐李延寿撰。100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87卷,序传1卷。延寿字遐龄,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官至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不满南北朝断代诸史重
见“萧奉先”(1995页)。
即“阿儿剌”的复数。见“阿儿刺”(1199页)。
拉祜语音译,意为“放债”。旧时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借债的一种称谓。解放前随着当地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放债现象已很普遍,所放债务主要是粮和钱,借债多为贫苦农民,原因主要有青黄不接时缺口粮和生病及婚丧
清代新疆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冲巴噶什部首领。一译苏兰齐。崇信伊斯兰教白山派。祖阿瓦勒、父博硕辉均获清廷册封。父死,受命袭位。赐三品顶翎。嘉庆二十年(1815),因征讨孜牙墩有功,并拿获图尔第迈莫特婿
即“额古都娘娘”(2535页)。
1783—1832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察哈尔正红旗人。牧民棍岱之子。被选定为察哈尔佃齐呼图克图六世,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坐床。嘉庆六年(1801)、十二年(1807)、十四年(1809)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贡山县怒族地区对借贷的一种称谓。借贷分实物和货币两种。最早发生在同族人内部,不计较利息,归还时多给一点也只是出于酬谢。后来随着各个个体家庭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发展,不管借实物或货币都
葡萄酒的一种。南北朝时高昌之特产。其中以八凤谷冻成者为上品,终年不败,常入贡内地。为当时酿酒工艺高度发展的产物。
高昌国王麹文泰年号。620—623年,凡4年。一说为麹伯雅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