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金上京遗址

金上京遗址

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原为女真完颜部发祥地。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后,为金都城。太宗天会(1123—1135)年间,始建城郭、宫殿。海陵王迁都燕京时下令焚毁。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复建。遗址由毗连的南北城组成,中间以腰垣为限,南城内有子城即皇城。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3米。2城整个外围周长10873米。夯土版筑的城墙至今仍高达3至5米,颓垣基阔7至10米。城外垣现有马面89个,间距80至130米不等,南垣16个,西垣29个,北垣11个,东垣28个(其中有两处每处2个,有一处为3个),南北2城五个突出角亦有马面痕迹。北城东垣一段已毁,约3个马面已不存,故该城原有马面总数约为92个。南北2城现有城门痕迹9处,北垣1处,东垣、南垣、西垣、腰垣各2处。其中7处带瓮城遗址,1处已不明显,仅腰垣东侧一门确无瓮城。瓮城和马面如此繁密,是金代古城中比较典型的。城外周围及腰垣南侧均有护城河遗迹。皇城位于南城内偏西处,现尚存午门遗址。据实测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墙基宽6.4米。午门两侧现有土阜各1个,高约7米。应为东西二阙遗址。皇城内今存宫殿基址多处,其中有五处排列在午门后的中轴线上,高出地表近2米。其中第二处和第四处较大,可能为朝殿(敷德殿,宵衣殿,稽古殿)和凉殿(重明殿、五云楼)基址。前四重正殿址两侧有左右廊基址,各长约380米,宽约11米。皇城内宫殿基址今遍布筒瓦,内有粗布纹的各种型号的版瓦、方型精砖、云龙纹雕砖、条纹砖和长方型粗砖;兽面纹、花纹、龙纹灰瓦当及绿釉琉璃瓦、龙纹瓦当、龙纹勾滴、凤头等。城内及其附近出土的文物有铜印、铜镜、铜钱、铁制兵器和生活用具、陶瓷、碑刻、金银器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设金上京文物管理所专门负责保护该遗址。

猜你喜欢

  • 丰咩

    唐代六诏之一邆赕诏王。乌蛮。为见于史载的邆赕诏第一世王。※浪穹诏王丰时之弟。原与兄皆居于浪穹诏(今云南洱源县一带),后袭有澄赕诏(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邓川),自为一诏。后被唐监察御史李知古杀害,子咩罗皮继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特斯河源。东至库兰阿济尔噶山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达罕德勒接本部中右翼末次旗界,南至桑锦达赉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军台及俄罗斯边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

  • 勉语

    自称“勉”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近百个县的部分山区。海南省的苗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勉语。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以及近年来逃难

  • 布顿佛教史

    书名。藏文佛学古典名著。又作《布敦佛教史》。全称《善逝教法源流大宝藏论》,别译称《佛教史大宝藏论》、《善逝教法史》、《布顿佛教史》等。布顿·仁钦朱(1290—1364)著。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

  • 耶律安礼

    金大臣。本名纳合。契丹族。耶律氏。幼孤,事母以孝闻名。辽亡降金。主完颜宗弼帅府文字事,任左班殿直。天眷(1138—1140)初,从元帅于山西。后历任行台吏、礼部主事、工部侍郎、左司郎中。天德(1149

  • 时傍

    唐代石桥诏首领。乌蛮。领有今云南大理市下关一带,为※八诏之一。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之外孙。后复以女妻皮逻阁之子阁罗凤(时傍之舅)。及邆赕诏王咩罗皮被南诏所败,退居邆川(今云南洱

  • 域本

    藏语音译。唐吐蕃军政建制中之职官名。直译为“地方官”。据《德乌佛教史》载,在伍如、叶如、约如及如拉“四如”中,每如(意为“翼”)内设16位地方官——域本(“域”意为“地方”、“区域”; “本”意为“官

  • 依斯坦

    兽毛皮褥。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额尔古纳河一带,是使用驯鹿鄂温克人对用犴、鹿、熊、猞狸、野猪等各种兽毛皮制的褥子的统称。仅用犴腿毛皮做的,叫“陶克南南”;用狍皮制的曰“德格者”,流行于阿荣旗地区。

  • 鸭绿江

    水名。一作鸭渌江。因水色若鸭头色而得名。汉称益州江、马訾水,晋曾曰箭(剑)川江,唐始见其名,亦别称洗袍河(传唐太宗征高丽过此,曾以江水洗征袍,因名)。发源于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之白头山,流经吉林省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