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松
藏语音译,又称“劳让”,意为喇嘛管理者。解放前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基层组织中管理宗教的官员。例由土司之兄充任,无兄者,其姊亦可任之。僧人身份,着僧服,信本教(黑教)。可代土司处理事务,无直属百姓,由土司指定部分百姓向其纳粮,额度与土司同。有官寨与监狱。在当地宗教界拥有最高权力。管全区寺院,有权委任堪布,对还俗喇嘛一般罚银百两、青杠柴千斤。各寺温布(议仓主持者)轮流到其官寨当管家,还有若干喇嘛要自带口粮,无报酬地为其当差。
藏语音译,又称“劳让”,意为喇嘛管理者。解放前四川阿坝嘉绒藏区基层组织中管理宗教的官员。例由土司之兄充任,无兄者,其姊亦可任之。僧人身份,着僧服,信本教(黑教)。可代土司处理事务,无直属百姓,由土司指定部分百姓向其纳粮,额度与土司同。有官寨与监狱。在当地宗教界拥有最高权力。管全区寺院,有权委任堪布,对还俗喇嘛一般罚银百两、青杠柴千斤。各寺温布(议仓主持者)轮流到其官寨当管家,还有若干喇嘛要自带口粮,无报酬地为其当差。
参见“札萨克旗”(435页)。
唐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道务的陶制墓碑。道务为岭南道钦州(治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人,※宁长真之孙,武周至唐玄宗时人,受封为钦州刺史。此碑刻于开元二十年(732),楷书汉字,33行,每行40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纥石列。来源于部名。分布较广,主要居活剌浑水(今呼兰河,一说为通河县境付拉荤河)、阿里民忒石水(今乌苏里江上中游,一说为绥芬河入海处附近之阿敏水)、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境布尔哈通
见“特木尔巴根”(1875页)。
明代云南元江傣族首领。洪武二十七年(1394)、永乐三年(1405),入朝进贡,获厚赐,明改元江府为元江军民府(今云南元江县),任知府。请率兵攻八百媳妇国,受明帝嘉劳。以石屏州洛夹桥每岁江水冲坏,仅命
见“耶律燕哥”(1324页)。
见“阿哈玛法”(1227页)。
古百越地名。汉置县,三国因之,晋改增翊县。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为壮族聚居区。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
见“耶律有尚”(1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