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什丕勒

达什丕勒

?—1778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旺舒克次子。雍正六年(1728),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八年(1730),受命督运科布多军粮。九年,解运马匹赴巴里坤。继随亲王策凌额驸等败准噶尔部兵于苏克阿勒达呼及额尔德尼昭(位于今蒙古鄂尔浑河畔)。后随大将军平郡王福彭驻防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乾隆六年(1741),赐在乾清门行走。十三年(1748),以追擒脱逃之厄鲁特降人达什哈,赐孔雀翎。十八年(1753),献驼马助军。十九年,以新降杜尔伯特台吉车凌属众被劫,率兵追擒巴朗逃人,因功封辅国公。二十一年(1756),以诱执和硕特逃人讷默库,晋封固山贝子,赐双眼孔雀翎。复以捐驼马助军,赐贝勒品级。是年秋,以督兵护台汛,御和讬辉特部台吉青衮咱卜叛众,晋封郡王品级。三十年(1765),奉命赴藩海督牧军驼。四十二年(1777),授副盟长。

猜你喜欢

  • 得胜陀颂碑

    见“大金得胜陀颂”(99页)。

  • 蒙格

    ①见“蒙哥”(2324页)。 ②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家支大会。彝语音译,意为“大会”。讨论家支成员被杀,财物、土地被抢夺、婚姻纠纷等事端的对策,及是否打冤家。如系决定冤家械斗的大会,除诺伙家支成员

  • 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罗人”。他称阿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金平、罗平、西畴、镇沅、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迭里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迭里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是词亦作人名,《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九月,“

  • 教长

    系阿拉伯文“筛海、伊斯兰”之意译。中国伊斯兰教史籍作“主持”、“摄思廉夏”或“摄思廉”等。指清真寺内主持教务的阿訇。

  • 大滩口约

    1935年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撤退长城守军的约定。是年1月,日本关东军在热河、察哈尔交界处的沽源与国民党二十九军发生冲突。2月2日,关东军与察哈尔省的宋哲元的代表举行大滩会议,日本借此迫使国民党政

  • 维吾尔文

    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文和回鹘文。公元10—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传播,维吾尔族逐渐放弃了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借用了全部阿拉伯文

  • 毳帐

    参见“穹庐”(1535页)。

  • 怀远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达、越、怀、纪、富、美、福、邪、芝9州。治达州,故址在今乌苏里江以东、锡霍特山脉以西的比金河附近;亦有多说,即: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县南高力城子废墟附近,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

  • 汉高祖

    见“刘渊”(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