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傣族土司名。亦称西双版纳宣慰使司。“车里”又作“彻里”、“车厘”。唐、宋时先后属南诏大理政权银生节度管辖。十二世纪傣族首领叭真统一各部,以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政权,称“景龙金殿国”。元至元间(1264—1294),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据《元史·步鲁合答传》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军平其地。具体建置年代史载各异,有贞元二年(1296)、大德(1297—1307)中诸说。明洪武十五年(1382),土酋刀坎归明,置车里军民总管府,以刀坎为土知府。十九年(1386),改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以刀坎为宣慰使。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嘉靖十一年(1532),缅甸东吁王朝侵诸部,隆庆二年(1568),破车里,掳宣慰使刀糯勐。天启七年(1627),东吁王朝再侵,宣慰刀韫勐及部分族人入缅,车里残破,遂废,为元江那氏土司控制。辖境相当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傣文《泐史》载:明隆庆四年(1570),宣慰使刀应勐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每版纳均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土司机构。版纳也是分配封建负担的单位。清顺治(1644—1661)末年,复置宣慰使司,治所在今景洪。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清廷以“江内宜流不宜土,江外宜土不宜流”原则,将江内大版纳划归普洱管辖,江外六版纳仍归车里土司管辖。乾隆元年(1736),车里宣慰使司及所辖江外六版纳土司分隶于思茅厅与普洱县。1911年柯树勋率军进驻,在景洪设思普沿边行政总局,将西双版纳划分为11个行政区,后并为8个,但未废除土司制,仍是土流并存。1925年设车里等县,改行政总局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车里宣慰使司一直存在至新中国建立前。

猜你喜欢

  • 扎葛尔卜

    明代乌思藏地名。又译答噶尔。即今西藏达孜。宣德元年(1426)十月,明中央政府升其寨官领占巴、头目昝卜巴俱为都指挥佥事。赐银印、诰命。

  • 保亭

    地名、县名。黎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据说清光绪十三年(1887)前后,广西提督冯宫保(冯子材)领兵至此,在该地建一亭;一说并无建亭事,但曾停驻于此,因名。原属陵水县一辖地。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国民

  • 盛京将军

    亦称“奉天将军”,全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清代奉天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顺治元年(1644)八月,世祖福临拟迁都北京时,命内大臣何洛会统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800兵留守盛京(今辽宁

  • 秃满答儿

    ①蒙古斡亦剌部贵族、元帝室驸马。至元(1264—1294)年间,尚元世祖忽必烈孙女脱脱灰公主为妻。一说其即是《元史·暗伯传》中所提的秃绵答儿。至元二十四年(1287),继乃颜乱后,曾参与诸王哈鲁(即哈

  • 玄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四月,契丹※辱纥主(部落首领)※据曲(一作曲据,唐赐名李去闾)率众附唐,唐以其地置是州,以据曲为刺史,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为唐建契丹

  • 木鲁罕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勒肯山卫。永乐四年(1406)十二月,吾蓝儿等处女真首领火失剌、程哥纳乞等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此卫,以火失剌等为指挥、镇抚等官,在今黑龙江省萝江县以北苏联境内穆哩罕

  • 不卒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 所都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阿都部分散的彝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永胜、巍山、云、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玷厥

    见“达头可汗”(731页)。

  • 韩规

    参见“丁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