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凌达什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绰斯喜布次子。号额尔德尼珲台吉。向清进九白之贡(白驼1、白马8),授札萨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一等台吉,仍兼札萨克。并兼辖朋素克属众。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他赴库哩叶图什巴尔台设汛防守,以督解军需,献马助军功,封辅国公。三十六年谕归牧。属下台吉阿密拉请隶内地,命改隶察哈尔旗。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绰斯喜布次子。号额尔德尼珲台吉。向清进九白之贡(白驼1、白马8),授札萨克。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一等台吉,仍兼札萨克。并兼辖朋素克属众。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他赴库哩叶图什巴尔台设汛防守,以督解军需,献马助军功,封辅国公。三十六年谕归牧。属下台吉阿密拉请隶内地,命改隶察哈尔旗。
唐代南诏国第十代王晟丰祐年号。一作保合。824—840年,凡17年。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增设的爵秩之一,由※拖沙喇哈番(俗称半个前程)改称为此爵。位列骑都尉之下,恩骑尉(乾隆十六年增设)之上,正五品。参见“拖沙喇哈番”(1365页)。
云南地方史书。清冯苏(1627—1692,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撰。上下卷。为作者任永昌(治今云南保山)推官时所作,成于康熙四年(1665)。有康熙间刻本,其后翻者有《台州丛书》、《昭代丛书》、
傣语音译,意为“寨母”。旧时云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基层政权的主要当权头人。由农村公社首领逐渐演变而来。男性。地位次于波曼(寨父),与陶格(乡老)、波板(通讯联络员)和一个“先”级头人联合组成“村社议事
参见“奥扑”(2251页)。
中国伊斯兰教派之一。又称“白山宗”、“白帽派”。17世纪初年起流行于新疆。始祖玛哈图木·阿杂木长子穆罕墨德·伊敏(伊禅·卡兰)和卓。相传早年在新疆阿图什北面柯尔克孜族地区布教,徒众喜冠白帽,故称。宗教
?—1099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洪、宥、韦三州都统军贺浪啰部将。夏天祐民安八年(1097)七月,随贺浪啰领兵救宥州,战宋熙河将王愍,败之。永安元年(1098)正月,王愍率
?—1879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倭勒氏。御前侍卫※高喀鼐之子。咸丰四年(1854),随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克临清,加副都统衔。次年,赐号伊勒固尔巴图鲁,授正红旗蒙古都统。八年(1858),驻防天津海
见“伽色尼”(1098页)。
见“萧柳”(19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