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凌端多布

车凌端多布

1701—?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译车楞端多布、车楞敦噜布、策凌端多布、策凌敦多克。※阿玉奇汗之子。初随父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六月,陪同阿玉奇汗会见清廷图理琛使团,以鸟枪一支献于康熙帝。阿玉奇汗弥留之际,指定其为汗位继承人。雍正二年(1724),成为汗国执政者后,即着力调解平息了统治集团上层为重新分配沙克都尔扎布的兀鲁思而爆发的争斗。八年(1730),为加强与清朝联系,增强自身政治地位,派遣那木卡格隆等到北京朝觐雍正帝,并到西藏礼佛。次年五月,雍正帝派满泰使团抵土尔扈特汗国抚慰时,受其隆重接待,并表示愿助清军征准噶尔部,声称:“使臣所告准噶尔自噶尔丹至策旺(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之所作所为,与我所闻相同,其事属实。博格德汗倘派大军进剿,我必获其信;倘有准噶尔人败北而窜入我处,我将收留之后,再行奏闻。”(《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俄国政府为抵消满泰使团影响,于此前一个月(1731年5月7日),承认其汗王的地位。此举激化了汗国统治集团的矛盾。九年(1731)十月,遭其从兄衮扎布子敦罗卜旺布袭击,兵败,率少数亲信逃往察里津,不久退位。从子敦罗卜旺布正式成为汗国统治者。

猜你喜欢

  • 周天培

    ?—1859清末将领。字涵斋。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行伍出身,初从军征广西太平天国起义军,累迁至守备,隶向荣军。咸丰六年(1856),赐号“卫勇巴图鲁”。次年,在浙江镇江镇压义军,擢贵州定广

  • 巴达姆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人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人称“阿波尔”。据传原住波密、白马岗一带。百余年前,门巴人进入白马岗后,该部向南迁移。经雅姆尼河,迁至达木洛克和密蒲一带。从清道光二

  • 木墨特

    见“玛罕木特”(953页)。

  • 哈散纳

    蒙古国将领。又作阿散纳。克烈部人。宋嘉泰三年(1203),从成吉思汗征克烈部王罕,失利,曾同饮班朱尼河水盟誓,受宠信。随从西征,破薛迷思坚(今撒马尔罕),不花剌(今布哈拉)等城。并从大将哲别进据宽田吉

  • 湘江

    见“湘水”(2277页)。

  • 榜识

    即“榜什”(2420页)。

  • 李思孝

    唐代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弟,任行军司马。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受兄遣攻取鄜延(后改保大军),自称留后。受唐封鄜、坊、丹、瞿等州观察使、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宗大顺元

  • 佛架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火神爷”。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因取火困难,对火十分敬畏,认为火有神主宰,尊称为“佛架玛发”。虽无供奉的具体神偶,但对火的禁忌很多:不能跨越火

  • 乌孝慎

    渤海王国官员。一作马孝慎。仕于大彝震、大虔晃二世。唐大中十二年(858),官政堂省左允。三次出使日本。唐会昌元年(日本承和八年,841),随政堂省左允贺福延首次使日,任判官。唐大中二年(日嘉祥元年,8

  • 马存一

    1811—1900清末书画家。字含三,别号金波。安徽省太和县城关人。回族。幼家贫,与举业无缘,遂自力专攻书画,勤奋自成。善写花卉,尤工竹石。其画作熔传统、生活、民间绘画之技法为一体,创为新格,笔法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