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白裤瑶”(604页)。
明代蒙古的贫民。为※阿达克中最贫穷的人。没有牲畜,为领主服劳役。被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视为“卑贱者”,有的沦为领主的奴仆。
清末回民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四川成都回族志士马昌华、马馨吾、伍海澄、马义亭等创办。后改为清真小学校。校址在城内永靖街(俗称皇城坝)左侧东鹅寺巷。校舍由马馨吾之曾祖父捐赠。招收回族贫家子弟
清代呼和浩特官学。光绪十一年(1885)建立。地址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是教育汉族子弟的学校。学习的课程主要为儒学,不设骑射。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实行新政,对学校进行改革,颁布《奏定学堂
见“滚很召”(2465页)。
即“苦叉”(1330页)。
?—176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沙克扎长子。乾隆二年(1737),父以病罢职后,袭札萨克辅国公。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后
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亦作斋赛、介赛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裔孙,※伯言儿子。部众万余,拥兵5000。占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其盛时势力所及,西起札鲁特,东跨辽河两岸,
?—1468或1469※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也先不花汗之子。1462年,父卒,继位,因羽奴思在汗国西部自立为汗,仅统治汗国东部。好战,在位期间,屡扰周邻诸地,掠夺财富
?—前607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作战勇猛,为北狄联盟军事主力。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