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贾尼别克汗

贾尼别克汗

哈萨克汗国创建者之一。又译加尼别克、札你别克,又名阿布赛义德。明景泰七年(1456),与※克拉依汗率部分游牧部落,脱离月即别(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的统治,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与别失八里(或作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也先不花汗结成联盟,屡败阿不勒海尔汗,附近哈萨克部落纷纷归附。15世纪70年代,哈萨克汗国人口已增至20余万。成化四年(1468),与克拉依汗击败阿不勒海尔汗继承者恰依克答海儿,征服东钦察草原各游牧部落,重返故土。继占领锡尔河流域哈腊套山大部分地区。六年(1470),分遣长子马合木提速檀和次子艾联节率军攻袭苏札克城及萨乌兰城。约1473年卒于一次激战中。在哈萨克人的历史故事中被尊为阿兹贾尼别克汗(尊敬的贾尼别克汗)。

猜你喜欢

  • 劝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蛮传》谓:“劝爽主官人”,即掌管人事、职官事务,类似中央王朝的吏部,主官由最高军政官员※清平官、※酋望、※大军

  • 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续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前后有五部。一为嘉庆十七年(1812)敕撰,十九年(1814)殿刻;满汉合璧,分48卷,48册。二为道光十六年(1836)敕撰,十九年(1839)殿刻;满汉合璧,7

  • 元朝秘史注

    书名。清李文田撰。15卷。作者精于史地之学,擅长史料辑佚校注,尤致力于15卷本《秘史》的校注考证工作。此书引证正史、方志,旁及《蒙鞑备录》、《古今纪要逸编》、《北边备对》等宋金元人史乘笔记碑碣等著作凡

  • 西夏国书略说

    书名。罗福苌著于1914年,东山学社印。是我国近代最早、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著作。分书体、说字、文法、遗文四部分,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对后世影响颇大。

  • 道光琼州府志

    书名。清人明谊修,张岳崧等纂。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印本,光绪十六年(1890)补刊。共44卷,卷首为郡县沿革表,次第有舆地、建置、经政、海黎、职官、选举、官师、人物、艺文、杂志等诸目。对海南岛历

  • 鄂木佈

    ?—1653清初蒙古王公。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诺颜泰第三子。号布库台吉。与兄僧格、索诺木、弟伊尔扎布4人分牧而处,遂称本部为四子部落。天聪七年(1633)

  • 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

    见“车凌”(277页)。

  • 柘枝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曾在唐代长安盛行,有专业艺人称“柘枝伎”。该舞初为女子独舞,舞姿妩媚、健美,以鼓等伴奏。后发展为双人舞和人数众多的队舞,称“双柘枝”和“柘枝队舞”。

  • 渴塞

    即“柯散”(1590页)。

  • 觉罗巴哈纳

    约1617—1666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索长阿世孙。年17效力行间。天聪间,屡从太宗征战有功。八年(1634),授骑都尉世职。崇德三年(1638),由刑部理事官擢参政,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顺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