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观音堂

观音堂

契丹时期佛教建筑。座落在今山西大同西郊佛字湾(崖上刻有2米见方“佛”字)附近。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后经多次重修。现有前后两院。院前有琉璃照壁,上为3条彩龙腾飞,优美华丽。前院置钟、鼓楼,正面观音殿,内有高5米多观音菩萨立像,彩饰贴金,端庄秀丽;两侧分立胁侍菩萨4尊,容貌丰满,衣纹流畅;前神台上有一观音座像,侧有6尊雕像;还有10尊护法天神,手持法器,威武雄壮。除观音为泥塑外,余像皆为石雕,均为辽代遗物,十分珍贵。此殿后为三真殿,塑佛、道、儒三真人像。东侧山神殿,内有壁画“降服妖魔图”;西侧河神殿,有壁画“河神治水图”。皆为宝贵文物。关于建堂缘由,当地流传一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常有人在此丧生,原为一蛤蟆精作怪。一日,老和尚过此,合掌吹气,哈蟆降伏,化为乌有,和尚遂现原形,化成观音飘然而去。为纪念观音为民除害,于此建堂。

猜你喜欢

  • 白珠乌坚吉美却吉旺波

    1808—?清代藏传佛教活佛、学者。藏族。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人。幼年被指认为巴格·桑旦平措的转世灵童。早年出家,毕生讲法修行。曾任西藏甘丹寺第九十任法台。著有《出世法言·莲苑歌舞》,采用诗文相

  • 夏国世次

    书名。西夏大臣罗世昌撰。20卷。世昌自南院宣徽使自请罢职后,流寓龙州(今陕西省志丹县北),知国将亡,而谱撰夏国历代世次藏之。元代尚存,今不存。

  • 巴巴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简称“巴巴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清札萨克一等台吉※祃木特长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父被留居北京,应召至京与聚处,授四等台吉。四十四年(1779),父死,受命降袭二

  • 末哥

    1215—1260蒙古国宗王。又译穆哥、木哥、莫哥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子。元太宗八年(1236),随汗子阔端进军四川,受命由阴平郡入蜀,配合诸军攻占成都。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

  • 小潭马

    见“大潭马”(90页)。

  • 彭万里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元末,为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安抚使。洪武元年(1368),遣子彭德胜奉表贡马及方物于明廷。六年(1373),归附明朝,诏升安抚司为保靖宣慰使司,授宣慰使,领白崖、大别、大

  • 朝祭

    参见“月祭”(374页)。

  • 癿加思兰

    ?—1479明代蒙古西部※乜克力部首领。又译伯格哷逊、伯革赞等。一说乜克力部为畏兀儿近族。初居土鲁番地区。天顺(1457—1464)间,迁至巴儿思渴(今新疆巴里坤)。成化(1465—1487)初,复率

  • 楚卡博如坎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是管草的神,又称为夏天的神。20世纪初始出现,据说系自汉族地区传入。多数地区无神像,有的地区神像是画在布上的两个人形,左右为两个

  • 登国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86—396年,凡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