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钱法制度

西藏钱法制度

清朝管理西藏地方铸造银币和兑换之行政措施。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规定:以纯汉银铸造银钱;图案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背面用藏文译音成“乾隆宝藏”四字;以重1钱、5分两种搭配铸造,每纹银1两准兑换1钱重新钱9枚,5分重新钱18牧,其旧钱1钱5分重者,亦一律兑换9枚,作为定价,新币兑换余下之一钱白银,作为铸造费用;各寨租赋有以银钱折交物件者,商上收纳时,按年规定兑换之数,按新铸旧铸分别折收;成立铸钱局,铸钱银两,由商支发,由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委任孜㶸、孜仲喇嘛各2名负责铸钱局;监铸局员,如勤慎出力,由驻藏大臣保奏,倘有徇私舞弊掺假者从严惩办,并依所铸假币数目加倍罚款。嘉庆、道光年间,继按《钦定章程》规定铸造“嘉庆宝藏”、“道光宝藏”,道光后“宝藏”银币停铸。

猜你喜欢

  • 完颜思烈

    ?—1233金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南阳郡王完颜襄子。颇知书史。自五六岁入宫充奉御,得宠幸,人称“自在奉御”。金宣宗(1213—1223)时,以权臣纥石烈执中(胡沙虎)专横跋扈,曾涕泣跪抱帝膝谏诛执中

  • 鄢水

    见“夷水”(759页)。

  • 玛木特衣

    彝语音译。汉译《训世诗》。四川凉山彝族古伦理道德文献。作者不详。有冯元蔚、曲比石美等汉文译本(1978年版)。成书较《勒俄特衣》晚,有一些清代内容。它通过一个男主人公生平的简略叙述,宣扬奴隶制度下的道

  • 羌中

    秦汉对西羌居住地区的概称。秦疆域“西至临洮、羌中”。张骞自西域还,“欲从羌中归”。赵充国“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汉书·地理志》:羌谷水、呼蚕水、籍端水、洮水并出羌中。其范围包括广汉以西、祁连山及其以

  • 奴儿干都司

    明官署和政区名。“奴儿干”,一作“弩而哥”、“讷而干”;清人改作“尼噜罕”,满语,意为“图画”。明永乐七年(1409)置。此前,明王朝已在黑龙江流域等地区设置115卫,形势要求建立高于卫所级的统一领导

  • 乙失活

    契丹早期部落名。一作失活。唐时内附,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置信州,隶营州都督,处契丹乙失活部。及李尽忠率众叛唐据营州后,于翌年迁于青州安置。未几,还,隶幽州都督府,寄治范阳县。

  •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

    清代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设置的官职。根据维吾尔族原有伯克制改定。总计有30余职,分别职司维吾尔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务,是清朝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维吾尔族人民的御用工具。其任免权主要由新疆

  • 武川县志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武川县县长阎毅先及文焕勋修撰。1940年铅印,一册,128页。内容分14项:沿革、位置、地势、要隘、社会概况、户口、土地、行政、交通、实业、教育、财务、治安,每项下分小目,无人

  • 胆酒

    壮族民间风味饮料。流行于广西柳江、融安、鹿寨、来宾、邕宁、上林、都安等地。制法:以猪、鸡、羊、蛇的胆汁和自制米酒为原料,以蛇胆为珍品;宰杀猪、鸡、蛇时,必须小心翼翼地将胆囊取出,用线把囊口系紧,以免胆

  • 阿辇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