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兵

西藏兵

清统治者于西藏所设的驻兵。可分3类。(1)达木八旗蒙古骑兵,设500名。战时征发供役,平时于扎喜汤、五佛山诸地从事游牧。达木(今当雄)蒙古兵,原系固始汗于崇德(1636—1643)年间携带进藏,乾隆间(1736—1795)编隶理藩院,作为中央直辖的八旗。(2)绿营兵。随驻藏大臣之设,于四川遣派游击、都司等员弁及兵丁600余,分驻前后藏及定日、江孜两要隘;又派四川员弁及兵700余分驻打箭炉至前藏一带粮台。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藏驻兵455名,领以游击;后藏150名,以都司领辖;诸粮台832名,以游击领辖;定日40名,江孜30名,各领以守备官。(3)藏族兵。乾隆五十七年,增设为3000名。前后藏各驻1000,定日、江孜各驻500兵。其领兵官称“”,每25兵设定琫1人,5定琫设甲琫1人,2甲琫设如琫1人,2如琫设戴琫1人。分别受前藏游击(从三品)、后藏都司(正四品)管辖。其兵,皆令剃发。其中,十之五以习鸟枪,服红褐背心;十之三习弓箭,服白褐背心;十之二习刀矛,服红镶白褐背心。统于驻藏大臣。

猜你喜欢

  • 杜雷

    1607—1656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额驸何和礼第五子。自幼从征,屡立战功。崇德元年(1636),任固山额真,随皇太极略朝鲜,占领王京城。四年,坐事免官,寻围明松山,击败明兵。复为固山额真

  • 慎乐皮

    即“盛逻皮”(2033页)。

  • 札剌亦儿

    即“札剌儿”(433页)。

  • 乾宁军民安抚司

    元朝在海南岛最高行政与军事机构。天历二年(1329),改琼州路军民安抚司置。治所在琼山(今海口市)。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于雷州)。元统二年(1334),改为乾宁安抚司,领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

  • 校尉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 康济寺塔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城东南隅康济寺内。西夏时期建,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42.76米。原塔9级,明嘉靖六年(1527)增筑4级。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85年,宁夏文

  • 道民君

    汉西域车师后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之下。主司军事。

  • 帖赤

    见“铁失”(1875页)。

  • 西盟垦务总局

    清末在内蒙古西部督办垦务的机构。原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在包头镇设立的西盟垦务分局。办理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垦务和后套水利事宜。三十一年(1905),改为总局。后因乌兰察布盟另设垦务总局,只办

  • 科罗

    见“乙息记可汗”(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