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虎尔哈部

虎尔哈部

明末清初女真东海三部之一。又作呼尔哈部、瑚尔哈部、库尔喀部、虎尔喀部,以沿虎尔哈河(古称忽汗河,今牡丹江)而居,故名。凡敦化、宁安、依兰等地之部落,皆属之。后自依兰北达黑龙江下游敦敦河口1500余里广大地区为胡里改路,境内住民,史称虎尔哈人。清初,有北方乌(兀)札拉(喇)虎尔哈人贡貂皮,亦有乌札拉银山迤南,沿黑龙江两岸从事耕作的呼尔哈人。清末,乌尔古宸路(原苏联境东海滨省比金河流域)喀尔喀等十屯居民为呼尔哈人。珲春西又有呼尔哈部札库塔城。雅克萨各城有虎尔哈部。故其境域北至黑龙江下游乌札拉,西界牡丹江下游至松花江下游,达黑龙江下游雅克萨以东地区,南至汪清一带,东至珲春及滨海等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努尔哈赤发兵攻取虎尔哈部札库塔城,崇德间(1636—1643),皇太极收服诸部,编入新满洲,成为满族共同体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阿嘉呼图克图一世

    见“喜惹桑布”(2182页)。

  • 伊穉斜单于

    即“伊稚斜单于”(811页)。

  • 德勒库达日依勒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勒”字亦作“乐”或“尔”。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据说是主管人畜患癫痫病的神。神偶是在一块方布上画龙、蟒各两条,凶鸟两只,太阳、月亮各1:再用木刻1个1只

  • 盛吉县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兴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靖宇县东北白山镇附近。辽灭渤海后,辽太祖将被俘民众迁至今辽宁北票县东南,仍以其县名置县统之,属辽兴中府黔州,金废。

  • 上禄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氐族聚居区之一。前仇池国君主杨茂搜(296—317年在位)据有此地。北魏时改为阶陵县。周武帝改为仓泉县。隋大业(605—618)

  • 安兴

    明代“凉山三雄”之一。彝族。万历(1573—1619)前期四川马湖府(治今四川屏山县)黄螂头目,号称“凉山三雄”之一。万历十五年(1587),联合邛部土司(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所属腻乃之酋长撒假,雷波

  • 宇文乞得归

    ?—333东晋时宇文部首领。出于辽东塞外,先世为南单于远属。世为东部大人。《资治通鉴》作鲜卑宇文氏。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宇文莫槐后裔。※宇文逊昵延子。父死,立为大人。依附后赵石勒。晋太宁三年(325),

  • 东道五节度

    吐蕃统治河陇地区的军政建置。又称“东境五节度”或“东鄙五节度”,简称“东道节度”。掌管青海、甘州、河州、凉州及瓜州等五个节度区,并兼管松州道节度。主要驻地在河州(今甘肃临夏),有时在陇州(今陕西陇县)

  • 胜州故城遗址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在此设置榆林关。七年(587)又置榆林县。二十年(600)改为胜州,故城原为汉代云中郡沙南县城,隋朝在此城遗址的基础上筑胜州新城,城呈长方形,

  • 协新

    藏语音译,意“分成租土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实物地租形式。出租者有农奴主,也有被农奴主分予份地的※差巴。租期不定,一部分立有租佃契约,一部分仅在农奴主掌管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