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犁革命

蒲犁革命

新疆南部诸族反动国民党统治及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夏,在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及其毗连地区的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等族中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经过长期酝酿,成立革命组织“民族解放社”,积极筹划和领导武装起义活动。8月15日,塔吉克族坎日完下(曾任蒲犁县长)等率领200余人,向蒲犁县国民党军四个边卡同时发动进攻,解放蒲犁,成立专员公署。继而革命军又攻下推杜布伦和莎车山区库苏热甫(今陶克陶县四区)、叶城、泽普等地。革命烽火遍布南疆西部地区,燃及蒲犁、喀什、乌恰、英吉莎、莎车、泽普、叶城等县城,与北疆※三区革命遥相呼应。1946年1月,革命军向莎车国民党主力部队发动总攻,未能取胜。3月受到国民党军三面围攻,撤出叶城、泽普,退入库苏热甫。时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伊斯哈克伯克将军(柯尔克孜族)至南疆,重新组织蒲犁起义军指挥部,领导整编队伍,组织军事训练,革命军扩大为三个旅,并在莎车一带成立南疆民族革命最高领导机构——民族解放社,以组织群众,为解放南疆而奋斗。1947年7月,伊斯哈克伯克按照三区革命政府与国民党省政府签订的十一项和平条款,下令解散南疆武装队伍,只留连排以上干部集中至蒲犁地区,成立联合政府,由革命军方面出任副专员、副县长。国民党军乘革命军解散之机,在卡木沙勒围攻革命军领导干部,打死40余人,余众退至蒲犁,后亦被解散回家。南疆西部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继而国民党又对赤手空拳的人民进行报复,杀死蒲犁革命领导干部45人。此次革命虽暂遭挫折,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南疆的黑暗统治,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北疆三区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猜你喜欢

  • 石璟

    唐末将领。五代后晋君主※石敬瑭高祖。一说其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落西裔,故有的居于甘州(治今甘肃张掖)。唐元和(806—820)中,随沙陀军都督朱耶

  • 大内相

    官名。渤海王国置。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政事堂长官,位居宣诏省左相、中台省右相之上,比唐之尚书令,是渤海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统领百官,执掌政事堂所辖六部十二司行政、司法工作,负责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

  • 八旗满洲

    清代八旗组织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俗称满洲八旗。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满族社会原有的牛录组织加以改组扩大,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

  • 者干会盟

    19世纪中叶云南哀牢山区彝族首领李文学和哈尼族首领田四浪(又名田政)领导的两支反清义军的会盟。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云南哀牢山区爆发了以李文学为首的各族农民起义。为扩大力量,决定联合哀牢山中段由田四

  • 勘契仪

    见“勘箭仪”(1984页)。

  • 鸡腿坛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其形细长似鸡腿,故名。有的上下器径近似,有的上粗下细。一般为直口,短颈,溜肩,平底。是盛水或奶的容器,反映了契丹的游牧生活。

  • 他鲁河

    见“他漏河”(574页)。

  • 田家洞长官司

    土司名。位于今湖南西部。元末为羁縻州地,以田胜祖任洞长总管。明洪武三年(1370),内附,升长官司,隶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为宣慰司所辖六长官司之一。田氏世袭长官职,世有其土,传13代。至清雍正五年(

  • 耶律赞

    见“耶律隆庆”(1320页)。

  • 红崩龙

    参见“巴勒”(4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