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

由原始共同蒙古语分化发展而形成为独立语言的一个语言群,与突厥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共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即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和莫戈勒语。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分别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和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莫戈勒语分布在阿富汗。蒙古语族诸语言间的同源关系,在词汇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它们共有大量的同源词:数千个同源词存在于多数语言,同源词较少的少数语言,其同源词数量至少也有1千左右。而且,这些语族同源词无论在语义上还是在语音上都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一语族语言在语音系统上的共同点是,基本元音的特点相同,数目也相近。元音有长短的对立(只有东乡语失去这一特点)。存在元音和谐或其痕迹。基本辅音的特点相同,数目也相近。除个别语言外,由于词中非重读音节元音失落这一共同语音现象的出现,分别在词首和词末(音节末)不同位置形成了复辅音。在语法上,各语言的体词有数、格、领属,动词有体、态、祈使式、陈述式、形动词、副动词等范畴,而这些范畴的表示,也都用同源的语法形式。在语族内部,9种语言的异同点虽有一些交错,但以蒙古语、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为一方,以土族语、保安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为一方表现出各自的共同性,而两者的共同点往往又构成相互的对立,例如,前者的重音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后者的重音落在词的第一音节;元音失落现象在前者发生在词的末一个音节而导致词末复辅音的产生,后者发生在词的第一个音节而导致词首复辅音的产生;前者元音和谐比较严整,后者元音和谐只存残余;前者失去了古代词首辅音h.后者保存着这个辅音h或其演变形式;前者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后者没有这两个格的区别,等等。达斡尔语和莫戈勒语,与两者的关系则多有交叉,达斡尔语在重音位置,复辅音的形成和元音和谐方面与前者相同,在古代辅音h和领、宾格问题上与后者相同;莫戈勒语在重音位置、元音和谐、领格宾格问题上与后者相同,在复辅音的形成(很少)和古代辅音h的失落方面与前者相同。达斡尔语和莫戈勒语与其它语言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都保留着陈述式的人称词尾。因此,这两个语言在本语族中的地位较特殊。蒙古语族诸语言接受相邻语言的影响情况不尽相同,中国境内的各语言受汉语影响较大,其中保安语和土族语还接受了藏语影响,达斡尔语还接受了满——通古斯语的影响;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和蒙古国的蒙古语受俄语影响较大;阿富汗的莫戈勒语接受了突厥语、伊朗语的较大影响。外来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猜你喜欢

  • 君子馆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辽圣宗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初,宋太宗大军北伐,与辽军战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受挫;在朔州战中,名将杨业(杨继业)又被擒,北伐失利。是年底,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皇太后萧

  • 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

  • 阿里克

    见“阿里克族”(1223页)。

  • 葫芦国

    亦作“葫芦王地”。指云南省沧源的班洪、班老、永邦和班况( (1961年已划归缅甸)等地区。因当地佤族相传人最早是从葫芦出来的,故其名可能与此有关。也有以此泛指佤族聚居的阿佤山区。

  • 高欢

    496—547北魏、东魏大臣,北齐奠基者。一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祖父高谧仕魏官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累世居北边,为鲜卑化汉人,俗同鲜卑。一说其先为高丽人或鲜卑人。

  • 沙吾提阿吉·尤素甫

    民国时期新疆官员。于田县人。维吾尔族。1912年在县知事戴承谟号召下,与部分维吾尔族上层集体加入国民党。不久,被新疆地方军阀杨增新查禁,逃奔内地。1925年潜回新疆,利用省师范学校作基地,宣传三民主义

  • 敕勒歌

    敕勒族著名民歌。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86,保存了其歌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洪迈《容斋随笔》卷1,为“笼罩四野”)。此民歌生动地描绘和赞美了南

  • 脱劣勒赤

    蒙古国勋戚。又称脱栾赤驸马。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子。13世纪前期,以其父导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军征服“林木中百姓”功,尚成吉思汗女扯扯干公主(阇阇干,一说尚火雷公主)为妻。有3男2女。3男为不花帖木

  • 大定沙坝土千户

    清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司治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回龙乡(沙坝)。千户苏姓。顺治时(1644—1661),颁给号纸,无印信,年纳麦粮7.5石。

  • 瑶刀

    瑶人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皆短刃而长柄,以木或竹作刀鞘,多无纹饰,然甚锋利,南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载:湖南一些瑶人以“钢精”炼制成的“黄钢刀”,可以一挥斩断牛腰。男子外出,通常系于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