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葱岭

葱岭

西域古山名。见两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晋书·四夷传》·《魏书·西域传》、《隋书·裴矩传》、《旧唐书·西戎传》、《新唐书·西域传》、《五代会要》、《宋史·高昌传》、《元史·河源附录》、《大明一统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唐代又称极嶷山。《水经注》称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又以山崖葱翠得名。并指其范围:南接大雪山(今中亚兴都库什山脉),北至热海(今伊塞克湖)、千泉(今哈萨克斯坦阿巴尔扎只),西至活国(今阿富汗昆都士),东至乌铩国(今新疆莎车),实际上将今天山山脉西段也包入葱岭。近代以来,都认为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此名《大唐西域记》作波谜罗。《新唐书·高仙芝传》作播密。波斯语称帕米勒尼耶,意为“世界屋脊”。其四至为:南抵兴都库什山,北接后阿赖岭,东界赫色勒牙克山,西邻喷赤河什克南地。汉代为西域都护所辖无雷国地。唐朝设葱岭守捉,驻军戍守。天宝六载(747),安西副都护高仙芝伐小勃律,由此进兵。清代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所属山川。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帕米尔雅什库里北苏满塔什立乾隆纪功碑。光绪五年(1879),刘锦棠有帕米尔高原上设七卡防守。十年(1884),又在乾隆御碑处增设苏满卡。

猜你喜欢

  • 札兰章京

    清代蒙古官职名。也称参领,相当于满洲八旗的甲喇章京。有印务札兰与掌兵札兰之分,前者在印务处管理旗务,后者指挥监督旗的军务,督饬佐领办理地方事务。小旗设1名,大旗设2名,视每旗佐领之多寡而定。四等台吉待

  • 白鹤山抗英斗争

    清代傣族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斗争。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侵略者以“勘探队”为名,从缅甸分两路侵入中国国境。北路沿萨尔温江入尖高山,企图窜入云南省德宏地区;南路由斯格德率领,经澜沧、西盟抵

  • 速别额台

    见“速不台”(1840页)。

  • 祜巴勐

    16—17世纪傣族诗人、文学理论家。“祜巴”傣语意为“导师”,为小乘佛教僧侣中佛爷等级的称谓,“祜巴勐”意为“一方之大佛爷”。以此为笔名著有《论傣族诗歌》。以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宇宙、地球和

  • 阳翟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太宗第七子灭里曾孙秃满始受封。其子曲春、侄太平、曲春子帖木儿赤、孙阿鲁辉帖木儿、忽都鲁帖木儿先后袭封。

  • 察罕丹津

    ?—173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

  • 关于吐谷浑莫贺延部落奴隶李央贝事诉状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081号卷子。全卷23行。系(河州)节度衙及河州军军部调处奴隶归属纠纷的文书。内容是:奴隶李央贝,原属吐谷浑莫贺延部,由该部绮立当罗索以5两(金或银)买下,

  • 别罗沙

    见“别里沙”(1069页)。

  • 嵬骨

    即“骨嵬”(1661页)。

  • 缚刍河

    见“妫水”(1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