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令公墓志
辽代契丹小字墓志。又作“萧富留墓志”。1950年5月出土于辽宁省义县清河门西山村(清河门现属阜新县),此为解放后首次出土的契丹文墓志。现存辽宁省博物馆。出土时已残成4大块和一些小碎块,下部残断,长度不知,按惯例应为正方形,宽96厘米。经对勘,志文32行,存594字。是志石质不好,随收藏时间延续,石面文字剥落越甚,新拓本不及旧拓本字多,以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早期拓本为最佳。现已解出部分词语,全文不可读,经研究,知墓主人为萧富留。
辽代契丹小字墓志。又作“萧富留墓志”。1950年5月出土于辽宁省义县清河门西山村(清河门现属阜新县),此为解放后首次出土的契丹文墓志。现存辽宁省博物馆。出土时已残成4大块和一些小碎块,下部残断,长度不知,按惯例应为正方形,宽96厘米。经对勘,志文32行,存594字。是志石质不好,随收藏时间延续,石面文字剥落越甚,新拓本不及旧拓本字多,以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早期拓本为最佳。现已解出部分词语,全文不可读,经研究,知墓主人为萧富留。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
见“赤老温”(1012页)。
清文史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著有《毛诗古韵》3卷,《律服考古录》2卷,《齐乘考证》6卷。
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约皇庆元年(1312),在城步创办儒林书院。促进城步苗区渐兴儒道文风,影响甚大,对传播汉文化,教育苗民子弟,有重大贡献。
见“楚琥尔乌巴什”(2350页)。
即“大如者室韦”(97页)。
802—823唐代南诏第九世王。又作券利晟、劝礼成、劝利。乌蛮,姓蒙氏。寻阁劝子。元和十一年(816),兄劝龙晟被弄栋节度王嵯巅谋杀后,继位,唐册其袭南诏王。十二年,改元全义。次年,厚赏王嵯巅,赐姓蒙
西部越人之统称。参见“西瓯”(690页)。
?—约1938蒙古族武术家。又名宋连珍,字中海。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幼年随准格尔旗王爷年班进北京朝贺。遐余,常伴武士习学武艺。及长,拜吴英山习八卦掌,后又学手博、枪术、八卦剑法及杨家枪法等,并四处拜师
明代贵州土司。又名陇澄。彝族。明贵州水西宣慰使※安国亨之子,※安疆臣之弟。先入赘镇雄土司,改姓陇,取名澄。从征播州、叙州有功。后阴助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之妾奢世续与其妻奢世统争印仇杀。奉命回水西。万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