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群牧司

群牧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能合啰”。掌管畜牧事,属中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14案头。

猜你喜欢

  • 四三会议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在热河承德(今属河北)正式举行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通称“四三会议”。会上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规定:(

  • 恩衮

    见“恩古特”(1896页)。

  • 三受降城

    唐代城名。中宗景龙二年(708,一作元年)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为防备突厥而建。因有东、中、西三城,故名。东城,本汉云中郡地,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黄河以北;中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更

  • 孝安敬正皇帝

    见“耶律璟”(1304页)。

  • 喇嘛印务处

    清代掌管喇嘛寺庙印务的机构。康熙十八年(1679),任命札萨克大喇嘛管理北京喇嘛寺庙事务,颁发印信。乾隆年间(1736—1795),大喇嘛办公机构设在北京旃坛寺,章嘉呼图克图为掌印札萨克大喇嘛。道光十

  • 李郁于

    见“郁于”(1350页)。

  •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后梁贞明四年(晋天祐十五年,918)十月,晋王李存勖(沙陀人)谋逼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州率师次于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略地至郓、濮而还,营于麻家渡(今山东鄄城

  • 吐里

    见“秃里”(1082页)。

  • 琼州路安抚司

    元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至元十五年(1278)置,治所在琼山(今海口市)。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八年(1291),改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天历二年(1329),改乾宁军民安抚司。

  • 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至顺二年(1331)置,隶云南行省。司治今泰国清迈。所辖八百媳妇诸部即今傣族先民,皇庆元年(1312)受招抚,大小首领屡向元廷纳贡,请置官守,因设此机构,以土官昭练为宣慰使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