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笔写气

笔写气

即“笔写契”(1883页)。

猜你喜欢

  • 西使记

    书名。金末刘郁撰。1卷。郁,浑源人,字京叔,自号神川遁士。举进士,廷试失意,闭户读书,以文名。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围汴京,乃北归。窝阔台十年(1238)诏试儒士,中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此

  • 胡刺可汗

    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首领。一说名楷落,又记作楷洛。大约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五年(746)至大历十三年(778)前后。时契丹附唐,受唐封恭仁王,授※松漠都督府都督,遂世称其为契丹王。后因范阳、平

  • 侬人

    参见“布侬”(462页)。

  • 脱因

    ①元代汉语白话。为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对佛教僧人的称谓。一说“脱因”一词系为汉语“道人”的蒙古语译称。元代文献和碑铭中音译作“脱因”,义译为“和尚”、“和上”。 ②即“托音”(750页)。

  • 文经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英年号。945,凡1年。

  • 拓跋魏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以皇室为鲜卑拓跋氏而得名。参见“北魏”(529页)。

  • 卡地喀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卡地喀哇寺、喀的喀寺、卡地沟寺,清代汉文文献称静宁寺。“卡地喀”,藏语意为“乌鸦嘴”。在青海民和县。宗喀巴弟子索南桑布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为民和县内格鲁派较大寺院之

  • 嘛呢会

    旧时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带蒙古族的一种佛事活动。每年秋后农闲时,各户都要念一天嘛呢。一般是50岁以上的老人集聚在一家,请一位精通蒙文或藏文经卷的年高德劭的老人,称为“嘛呢巴格希”,在屋内西北角供佛、燃香,

  • 赤桑扬敦

    吐蕃时期“七良臣”之一。松赞干布(617?—650)时吐蕃大臣。尼雅氏之子。又号称“不可缺少的四大臣”之一,政绩卓著。早期吐蕃居民均居山上,以岩洞为室,经其提倡,吐蕃居民从山上迁居河谷地带,建石屋以居

  • 宁弥

    参见“扜弥”(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