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祝能

祝能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祝能野乌裕实克等赴宋朝谢祭奠并进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猜你喜欢

  • 速频路

    见“恤品路”(1724页)。

  • 永乐城之战

    宋夏之间的一次重要战争。西夏惠宗与母梁氏不协,夏大安七年(1081)梁氏囚惠宗于兴州,自视国事,国内动乱。宋乘机出五路兵攻之,未成功。大安八年(1082)宋神宗派给事中徐禧到鄜延(今陕西富县、延安一带

  • 北面部族官

    见“部族官”(1905页)。

  • 于寘

    见“于阗”(58页)。

  • 领牲

    旧时满族萨满教祭仪之一。满族前祭神、祭祖。祭时杀猪供献。以毛纯黑猪为牺牲,将其四足绳绑,洗刷洁净,抬入屋内,置于神位或祖先位拜垫前,头西足南。萨满或主人肃跪垫上,以右手执酒杯或净水杯,左手执猪耳灌入之

  • 滇游记

    书名。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

  • 苗民抗夫碑

    古碑名。清嘉庆四年(1799)六月二十三日立于贵州施秉县南六合乡廖洞中寨路口土地庙两侧,左右各一,亦称六合苗民抗夫碑。右侧碑高1.04米,宽0.69米,厚0.09米。碑额无题刻,碑文分作29行,竖刻,

  •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 太汗都督府

    见“大汗都督府”(97页)。

  •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