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兰王

白兰王

①封爵名。西秦太初三年(390),金城王乞伏乾归以吐谷浑王视连(350—390年在位)遣使贡献,赐以此爵。因吐谷浑据有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故以地为封爵名。同年,视连卒,子视罴继位,西秦复以此爵封之,拒受。建弘二年(421),秦王乞伏炽磐亦用此封号授阿柴(又作阿才,417—426年在位)。 ②元代封授藏族的世袭王爵。白兰为古西羌族、部名,7世纪为吐蕃王朝所灭。元代乌思藏萨迦款氏家族有4人先后受封为白兰王。最初,恰那多吉(1239—1267)应蒙古阔端太子之召,随兄※八思巴赴凉州(今甘肃武威),留居内地18年,尚蒙古公主,世祖时始封为白兰王,赐驼纽金印,地位与皇室诸王同等;约至元元年(1264),奉诏随八思巴帝师西还,任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最高执法官。恰那多吉一系后绝嗣,其侄孙琐南藏卜为蒙古公主所生,于至治元年(1321)袭封,旋出家为僧。泰定四年(1327)还俗,亦尚蒙古公主,又复爵。其异母弟公哥雷必迥乃坚藏班藏卜(1308—1336)亦尚蒙古公主,袭封。其三子扎巴坚藏(1336—1378),嗣袭。白兰王之驼纽金印今仍存。

猜你喜欢

  • 天复

    辽末奚王萧斡即回离保号大奚国神圣皇帝时年号。1123年。一作天嗣,又作天阜。

  • 靺鞨舞

    古代靺鞨族的舞蹈。已失传。开皇(581—600)初,隋文帝宴靺鞨朝贡使者,使者与随从为谢文帝恩,起作靺鞨舞。史载舞者动作“曲折多作战斗之容”,文帝惊谓侍臣曰,此舞“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

  • 盟旗制度

    清政府对蒙古族的统治制度。是清政府自天命九年(1624)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近150年中,对先后归附和降服的蒙古各部,按照“建其众”以“分其势”,的统治意图,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在蒙古原有社会

  • 舍毕

    历史上蒙古族对学生的称呼。蒙古语音译。明代萧大亨《夷俗记》载:“学书者,曰舍毕,此弟也”。蒙古族历来尊师,旧时,学生从师,初见面时,持羊酒,行叩首礼拜师,日后每天见师学书,亦行叩首礼。待学成后,按蒙古

  • 亚提什别吉

    突厥语yatishbigi音译。yatish,意为“汗的夜间卫队”,bigi,意为“首领”、“官人”,合意为“汗的夜间卫队长官”。一般兼任首都警卫之责。※叶尔羌汗国时期有此官职。

  • 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

    ※喀喇汗王朝汗族。阿里阿尔斯兰汗之子。“阿尔斯兰伊利克”意为“狮子王”,地位比汗低一级。领地为费尔干地区,首府在乌兹干。999年率军进攻布哈拉(今中亚不花拉),灭萨曼王朝,俘末代国王阿布都·马利克,将

  • 参见“叭”(542页)。

  • 后晋睿宗

    见“石翌”(447页)。

  • 韦翁同

    明代黔桂边界少数民族反明首领。广西化从寨人。族属不详。寨长。宣德(1426—1435)中,与贵州都匀卫陈蒙烂土长官司(今贵州三都)及古州(今榕江)的苗、水、侗、壮、瑶等民族联合,抗赋税,攻卫所官军。官

  • 火你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豁你赤”、“和尼齐”。《元朝秘史》释为“牧羊的”,即司牧羊。《元史·兵志》:“牧羊者,曰火你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时始置,由迭该充任。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