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纳斯

玛纳斯

①柯尔克孜族著名英雄史诗。长期流行于民间,世代口头传诵,为专门演唱史诗的民间歌手—“玛纳斯奇”集体创作而成。与《江格尔》、《格斯尔》被称为我国游牧民族三大史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其形成年代有8至9世纪(叶尼塞·鄂尔浑时期)、9至11世纪(阿勒泰时期)、16至18世纪(准噶尔时期)等说。主要通过玛纳斯家族几代人的活动和业绩,反映古代柯尔克孜人团结抗击异族侵掠和争取自由的斗争,维护柯尔克孜人安宁和幸福之主题。初为格律诗,每一段大都押脚韵,有一部分也押头韵、腰韵,每行多为7个或8个音节组成,唱述时尚有数种乃至十几种乐器伴奏。已初步整理,并陆续译成汉文。目前已发掘出8部,约20多万行。《玛纳斯》既是此部史诗的总称,又是该史诗中的第一部,主要叙述第一代英雄玛纳斯的出生、生平和业绩。第二部《赛麦台依》,主要叙述玛纳斯之子赛麦台依继承父志,继续和卡尔梅克汗王斗争以及大将坎乔劳背叛本族,杀害赛麦台依,使本族人民又陷于卡尔梅克贵族统治的情景。第三部《赛依台克》、第四部《凯耐尼木》叙述第三、四代英雄继续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内奸的事迹。第五部《赛依特》,叙述凯耐尼木之子赛依特斩除七头恶魔,为民除害的业绩。第六部《阿斯勒巴恰、别克巴哈》,叙述赛依特两子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第七部《索木碧莱克》和第八部《奇格台依》,叙述别克巴哈之子孙继承祖先之志,反抗卡尔梅克、唐兀特、茫额特等外来侵犯。内容涉及柯尔克孜社会各个方面,是研究其历史、民俗、宗教、地理、语言等的珍贵资料。已出版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译本或片断。在国际上,也有俄、德、法、英、土耳其、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等文译本或其片断问世。②新疆地名。见《西域图志》等书。因玛纳斯河得名。乾隆二十六年(1761)派兵屯田。二十八年建绥来堡。三十三年(1768)设县丞。四十一年(1776)移陕西西风协为玛纳斯协,由副将统率。四十三年北建康吉城,南筑绥宁城,中为靖远关。四十四年置绥来县。光绪十二年(1886),合为一城,县治在南。解放后改称玛纳斯县。

猜你喜欢

  • 五原誓师

    冯玉祥将军在五原誓师北伐的举措。1926年1月,奉直军阀联合逼冯玉祥下野,冯去苏联,所部国民军退据绥西,中共北方区委派出大批党员在国民军中工作,争取该军参加革命斗争。同年9月,冯自苏联返国,表明接受国

  • 南海郡

    岭南古郡名。秦始皇平定岭南越地后于三十三年(前214)置。以任嚣为郡尉。治所番禺(今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包括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越人聚居地。始皇建郡后,

  • 至治

    ①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良年号。946—951,凡6年。 ②元英宗硕德八剌年号。1321—1323年,凡3年。

  • 那吾鲁孜节

    哈萨克族传统节日。又译讷吾鲁孜、那吾肉孜节。哈萨克语,意为“新年”。与汉族“春节”意义相类似。一般在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举行。届时,每家都要用大米、麦子、小米、奶疙瘩、牛羊肉等7种食物做“库吉”(年饭),

  • 元继

    ?—528北魏宗室。字世仁。鲜卑元氏(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南平王霄次子。从祖江阳王根卒,无子,献文帝拓跋弘以其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孝文帝时,任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大将,转都督柔玄、抚冥、怀

  • 康坎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礼宾官,管理司署府内的布置,接待宾客,负责烟茶招待等。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240挑(每挑约合50斤)。

  • 太延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35——440年,凡6年。

  • 察哈尔正蓝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独石口外,东至克什克腾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白旗

  • 尕大师傅

    见“马悟真”(176页)。

  • 七七政变

    新疆官僚樊耀南等为推翻军阀杨增新统治而发动的政治事变。1928年,新疆军务厅长樊耀南等人,因不满杨增新的愚民政策和独裁统治,于是年7月7日,乘杨增新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典礼之机,在宴会上将其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