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把节

火把节

彝、白、拉祜、纳西、傈僳等西南民族的共同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六月六日举行。来源和意义较普遍的传说是:唐代南诏国王皮逻阁预谋吞并其他五个诏,定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邀请五诏国王赴南诏祭祖,乘机除之。骍赕诏王之妻※慈善夫人劝夫勿赴会,不听,即将铁镯戴夫臂上。当五个诏王在松明楼上饮宴正酣时,皮逻阁暗使人焚楼,五王皆被烧死。五个诏王的夫人闻讯前去收尸,唯慈善夫人以铁镯故认出夫之骨殖。后皮逻阁恋慈善之才貌,欲以武力强娶为妻,她奋力婴城固守,粮尽自杀。后又演绎出慈善夫人于六月二十四日点起松枝火把照着亡夫的灵魂归家;或说慈善夫人与皮逻阁大战,号召人们将火把捆在羊角上,驱使羊群乱窜,火光满山,南诏兵丁被吓呆。但慈善最终失败。传说一致赞颂慈善夫人的智慧勇敢。四川凉山地区则另有传说,云:古代天上有个名叫斯热阿比的大力士,听说地上有个大力士名叫阿提拉八,就叫人间与之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失败,回报天神。天神就派害虫降落人间糟踏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号召人们点燃松枝火把驱除害虫。后遂定此日为火把节。此外,又有诸葛亮南征,于是日擒孟获,夜间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的传说;汉代叶榆(今大理)酋曼阿奴为汉将郭某所杀,其妻阿南为拒郭某逼婚而自焚殉夫,国人哀之,以是日焚炬聚会以吊之的传说等,多见于明代以后的野史传说。或谓该节乃当地民族的星回节(岁终)者。火把节的形式和内容各地不一。但男女老幼均着盛装,唱歌跳舞,打牲祭献祖灵,持火把在宅旁、田间游行,驱虫祈年、赛马、摔跤、斗牛,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则是一致的。云南武定、禄劝等地还要射箭、打秋千等。

猜你喜欢

  • 北周高祖

    见“宇文邕”(898页)。

  • 合赤温

    见“哈赤温”(1634页)。

  •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

    见“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305页)。

  • 西陲今略

    见“秦边纪略”(1798页)。

  • 马奶子

    即“马湩”(159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车臣汗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乌兰温都山接本部右翼左旗界,西至塔奇勒噶图山接本部左翼中前旗界,南至阿尔图山接本部中末右旗界,北至哈喇莽赉山接本部右翼前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

  • 斡罗纳儿

    即“斡剌纳儿”(2427页)。

  • 脦俚寋

    契丹语音译,亦作“忒里蹇”。“皇后”之意。《辽史·后妃传》:“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可敦’,国语谓之‘脦俚寋’尊称曰‘耨斡��’。”

  • 塔旺扎木素

    ?—1722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亲王素达尼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五十五年(1716),随清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五十八年(1719),和翁牛特部

  • 杀虎口

    关隘名。在今山西右玉县北部。长城要口之一。古名参合陉。《水经注》:“参合陉……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地当山西至内蒙古之咽喉,自古倚为要塞。明嘉靖中(1522—1566)筑杀虎堡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