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州

火州

见“高昌”(1907页)。

猜你喜欢

  • 佬

    见“仡佬族”(572页)。

  • 李郁于

    见“郁于”(1350页)。

  • 察哈尔营

    清代新疆伊犁携眷驻防机构。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察哈尔徙置。依八旗建制,分左右两翼。每翼为1昂吉,置8佐领。营设领队大臣一人,由满族官员担任。每昂吉设总管和副总管各1人,由佐领擢用,办理八旗事务。

  • 侗水语支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语和莫语。使用人口180多万。侗水语支内部同源词的比例数达60%~70%;本

  • 刀平

    明代云南镇沅傣族首领。世袭土官总管,专司操练。洪武十五年(1382),与兄那直归附明,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镇沅州,任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献方物,赐以钞、文绮。随明军征八百

  • 巴木丕勒多尔济

    ?—174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辅国公※车凌巴勒长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额驸巴林郡王乌尔衮由阿尔泰征准噶尔於赫色勒巴斯诺尔。雍正六年(

  • 纳失失

    元代一种织金锦缎名称。又作纳石失、纳赤思。《元史·舆服志》:“纳石失,金锦也。”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此种锦缎“缕皮傅金为织文”,华丽名贵,种类甚多。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很早即由回回商人运销至蒙古等

  • 龙城

    ①匈奴人举行祭祀之处。又作茏城、龙庭。其地史载不详。《史记》索隐引崔浩语:“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匈奴俗,每岁有三龙祠,五月,大会于龙城,祭祖先、天地、鬼神,南单于附汉后,兼祀汉帝,同时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