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都

海都

①古代蒙古部首领。孛儿只斤氏。合赤曲鲁克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六世祖。幼时,因自家草场被札刺儿部人破坏,发生冲突,阖家遇难,牲畜、财物被掠,本人被藏匿,幸免于难。被入赘巴儿忽部的叔父纳臣营救至巴儿忽真谷(今巴尔古津河流域)。及长,被推举为部长。为报父祖之仇,率兵攻破札剌儿部,掠其民为奴,势力渐盛,附近各部相继归服,逐渐形成为强部之一,为后来蒙古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是,札刺儿部民世代为其后裔的奴仆,一直“被遗留给了成吉思汗”(《史集》卷1第2分册)。有3子:拜姓忽儿、察剌孩领忽、抄真斡儿帖该。②(1235?—1301)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孙,合失子。父卒,嗣领其众。蒙哥汗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宪宗二年(1252),被谪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中统初,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怀怨,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被平定后,仍谋求自立为汗,拒绝忽必烈征召,雄据西北,结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系诸后王,扩展势力。三年,忽必烈虽以蔡州为其分地,按年赏赐,仍难拢其心。与忽必烈所封察合台汗八剌争战,继而约和,并于六年助兵攻伊儿汗阿八哈。后扶立八剌子笃哇为察合台汗,联兵扰天山南北各地,连年与元军争战。二十四年,暗结东道诸王乃颜等,谋东西夹攻元军,因乃颜迅速被平定,未竟。二十六年,复进逼蒙古旧都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闻忽必烈汗亲征,始遁。后屡犯边,与镇守西北的皇孙甘麻剌、铁穆耳军作战,终忽必烈一朝战事未断。成宗大德元年(1297),为元将床兀儿败于八邻。四年,又为海山(武宗)败于阔别列。五年(1301),与笃哇纠合窝阔台系、察合台系后王40人再犯和林,兵败和林北迭怯里吉及合剌合塔,不得志,退军,不久病死。

猜你喜欢

  • 杨司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1人被封为此官职,即华林杨司。由土族俗人担

  • 尔朱天光

    496—532北魏末年将领。北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契胡(羯胡)。其先居于尔朱川,以地名为氏。尔朱荣从祖兄子(远侄)。勇武善弓马,获荣厚爱,常预策谋军戎要事。孝昌(525—527)末,为都将,总统肆州

  • 黑水羌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黑水而得名。水出羌中。西南迳黑水域(甘肃文县西北、舟曲西南)西,又西南入白水(今白水江)。地当今九寨沟及其附近地区。东南与※白水羌、紫羌相邻。东汉改广汉北部都尉为阴平郡,以统其部。

  • 史忠

    见“阿史那忠”(1220页)。

  • 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

    (1363—1399) 明代蒙古贵族。简称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孛儿只斤氏。可汗※脱古思帖木儿子(一作额勒伯克汗子)。娶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为妻。其兄额勒伯克汗为政不仁,重用佞臣浩海达裕。明建文元年(13

  • 乌林答晖

    金大臣。本名谋良虎。其先居海罗伊河(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伏尔基河),后徙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女真族。乌林答氏。金世宗昭德皇后(即明德皇后)兄。天眷(1138—1140)初,充护卫,以捕完颜宗磐、完颜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弟一等台吉伯尔哈什哈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居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

  • 金穆宗

    见“盈歌”(1714页)。

  • 宇文归

    即“宇文逸豆归”(901页)。

  • 段文鸯

    ? —322?晋代鲜卑段部首领之一。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首领段疾陆眷之弟。怀帝永嘉四年(310),奉晋司空王浚命,率军攻石勒。六年,与兄疾陆眷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屡获胜,后从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