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济南清真南大寺

济南清真南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名寺院。在山东济南市西青龙街礼拜寺巷。据传始建于宋代,原寺在历下区按察司街(时称“乌满刺巷”)。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迁至府城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建楹殿数间,立艾迪为满刺(元、明时称伊斯兰教教长)。历明、清、民国多次重修。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主建筑物礼拜殿筑于高4.2米的合基上,由卷棚、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屋顶翼角翘起、巍峨壮丽,后殿门槅窗棂用阿拉伯文组成花纹。“敏拜尔楼”乃中式小楼阁,富丽典雅。四周群檐下安群柱,上端加屏风板,饰以朱红油彩、具有阿拉伯风格。望月楼建在13级台阶的高台上,长13.5米,宽7.6米,檐高约10米。邦克楼3间,均为单檐黑瓦庞殿顶。基本上是中式建筑,间有阿拉伯风格。另外殿门西旁陈列有历代碑刻。其中以明嘉靖七年(1528)所刻世袭掌教陈思《来复铭》,甚为珍贵。

猜你喜欢

  • 高山族播粟祭

    台湾高山族传统的重要农事祭仪之一。又称“播种祭”,以播粟祭为主,稻、芋等播种祭通常包括其内,但也有分别举行的。目的是祈求丰收和种族繁盛。在播种前举行,祭前男子出猎,妇女在家酿酒、制糕。祭期长短各地不一

  • 崆郭罗鄂伦

    即“烘和罗鄂笼”(1927页)。

  • 盲骨子

    见“蒙古”(2323页)。

  • 乌达禅

    1647—171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纳穆都禄氏。喀尔图之子。初任骁骑校。康熙十年(1671),擢一等侍卫兼佐领。三十年(1691),奉命安辑喀尔喀蒙古归附人众,擢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三十五年(16

  • 忽剌

    见“完颜文”(1143页)。

  • 鸭渌府

    渤海王国置。号西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滨临鸭绿江故名。领神、桓、丰、正4州。治神州,故址即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原临江县治所在);一说在原临江县治西南葫芦套村江对岸的长城里。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辽

  • 达兰达葩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答八思。位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一支流,和林(今哈尔和林)西。为太宗窝阔台汗驻夏之所,在此召集诸王百官聚会,颁布律令,商议帝位继承及征伐等军国大事。

  • 梁弥忽

    宕昌羌国王。又作弥忽、梁瑾忽、瑾忽、梁瑾慈。开国主※梁懃之孙。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遣子梁弥黄奉表献方物,求内附。魏太武帝遣使封其为宕昌王,封弥黄为甘松侯。自足,世修职贡,卒,孙虎子(一作彪子)

  • 策旺多尔吉仁则

    清代德格土司。简称策旺仁则,亦名绛巴滚噶松结丹巴坚赞。藏族。亚吉得呷绒布土司之子,乾隆(1736—1795)年间,父卒,因年幼,由其母诺布掌政。其母因听信竹庆寺僧之言,与诸首领矛盾、干戈相向兵败,卒于

  • 紫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