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泰不华

泰不华

1304—1352

元朝大臣、史学家、诗人。字兼善,号白野。初名达普化(又作达溥化、达不华),元文宗赐今名。祖籍波斯(今伊朗)人。蒙古军西征时来华,世居白野山。因父宦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居其地。幼好读书、善篆隶、通文史。集贤待制周仁荣养而教之,遂有成。仁宗延祐七年(1320),获江浙乡试第一。英宗至治元年(1321)中进士。历任集贤院修撰、秘书监著作郎、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曾劾罢御史大夫脱欢,谏阻加封异姓大臣伯颜、撒敦为一字王。后又出佥河南、淮西廉访司事,转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所至,体察民情,惩治贪宫污吏。至正元年(1341),授绍兴路总管,革吏弊,均赋役。三年,召入史馆,予修宋、辽、金三史书成,授秘书卿,晋礼部尚书。蒹会同馆事。九年(1349),受命察实台州方国珍举兵事,并上招捕之策。继迁江东道廉访使,改翰林侍读学士。十一年(1351),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分兵温州,与孛罗帖木儿夹攻方国珍。继迁台州路达鲁花赤。翌年与方国珍海战而亡。追封魏国公,谥忠介。工诗,著有《顾北集》行世,已佚,仅存24首于《元诗选》中。尝重类《复古编》10卷,据经史考证讹伪。

猜你喜欢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珠勒格德

    ?—1776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钮祜禄氏。以三等侍卫从征。乾隆三十七年(1772),金川之战,奋勇射敌,解重林之围。论功,擢一等侍卫,赐号“巴图鲁”。与都统和隆武取勒乌围附近日旁山后10余碉,授正

  • 挤奶舞

    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以模仿挤奶动作,故名。劳动之余,青年妇女在轻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模仿挤奶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舞姿优美轻柔,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抒情风味,尤以抖肩,翻腕等动作著称。表现出蒙古族劳动

  • 色发楞日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割拴牛绳子的刀”。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按照崩尼部落的习惯法规定,姑娘出嫁,都要收取一定的婚价,婚价分上、中、下3等。凡属上等婚价,女方收取男

  • 屈设部

    即“窟说部”(2410页)。

  • 顾兰

    ?—1652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苏默尔氏。顺治七年(1650),袭云骑尉。九年(1652),恩诏加至骑都尉。再遇恩诏又加一云骑尉。后随军征南明,至福建,破敌水军4000余人。进至厦门,郑成功领船6

  • 罗卜藏布林拉伊

    1642—1715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又译罗卜桑普林赖。喀尔喀蒙古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杭爱山区,为哲布尊丹巴一世弟子授予诺颜呼图克图的称号。康熙元年(1662)赴西藏,在西藏受戒和学

  • 为桑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租牧主牲畜为生的牧民。自己无牲畜,靠租牧主奶牛维持生活。租金很高。人身依附於土官,不能随意迁出部落,凡逃至其他部落被送回或抓回,将遭毒打、罚款、抄家,甚至处死。获土官同意

  •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1737—1802青海佑宁寺(郭隆寺)土观三世活佛(一说为二世)。生于凉州彭措隆巴。旺久杰之子。经章嘉在此确认为土观活佛转世。初随阿旺格来嘉措出家受沙弥戒。乾隆十二年(1747),随松巴堪布学法。十四

  • 玉德

    ?—1808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官学生考补内阁中书。五十一年(1786),累官山东按察使。后三年,擢至刑部侍郎,赴湖北审理济阳县民杨隆霖控告案。五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