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克都尔札布

沙克都尔札布

①(?—1722)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玉奇汗长子。随父率部居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早年随父征战,卓有战绩。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应俄国政府之请,率军镇压顿河流域布拉文农民起义。五十三年(1714),与继母达尔玛巴拉及纳扎尔玛穆特一起向正在土尔扈特访问的清朝图理琛使团赠礼。父晚年,受命主持汗国政务,被指定为汗位继承人。六十一年(1722),先于其父去世,临终前,未经阿玉奇汗同意,指定长子达桑格为继承人,引发了汗国统治集团上层争夺汗位继承权的斗争。②(1873—1945)清末民国初官员。俗称沙王。蒙古族。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人。二十三年(1897),袭鄂尔多斯札萨克。二十九年(1903),任伊克昭盟盟长。次年,为贺慈禧太后70寿辰献大片的放垦“报效地”。1934年,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在百灵庙成立,任副委员长。1936年4月,在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右旗召开“蒙古大会”,成立“蒙古军政府”,未到会,被推举为副主席。1942年国民党驻伊克昭盟守备总司令陈长捷,为解决军粮,强行招来农民开垦荒地,引起蒙古族各阶层的一致强烈反抗。次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伊盟事变”。沙王也表同情和赞助,召开会议,要求停止开垦,与驻军发生冲突,陈长捷军队围攻札萨克王府,沙王派巴札尔布仁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并提出和平解决伊盟事变的六点要求。国民党被迫撤销陈长捷职务,宣布停止开垦,暂缓征派粮畜,撤出札萨克旗驻军,事变始息。

猜你喜欢

  • 最玛

    哈尼族村寨的行政和宗教头人。汉族称为“龙巴头”、“龙头”。沿袭于农村公社时期的村社头人和宗教首领。世袭,在村寨中享有最高声望。其职责主要是指导全寨生产,处理寨内民事纠纷。在活动中可获得少量礼物当报酬。

  • 海瑞集

    书名。明代回回人※海瑞撰。原名《备忘集》,又名《海刚峰集》。不分卷。原有自编《淳安稿》、《淳安县政事》及《备忘集》10卷。后人陆续编辑有万历二十二年(1594)阮尚贤刊《海刚峰先生文集》、万历四十六年

  • 玛尔噶朗

    即“麻耳亦囊”(2099页)。

  • 息慎

    即“肃慎”(1547页)。

  • 靖安皇后

    见“萧温”(1991页)。

  • 夸兰大

    满语音译。亦作夸兰达。清初执行某一军事任务时所委任的临时带兵官。授纛。其衔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但待遇则不如;时人也以此名尊称“库主事”(文职正六品)。满语“夸兰”,原喻指“军营”、“庭院”或“库场

  • 勾使来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甲勒参得沁

    ?—1791清四川明正土司。藏族。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所属人众随清军征金川,奋勇出力,加恩赏戴花翎,并赐“佳木拜屯”名号。四十一年(1776),平定金川后,赴京朝觐,赐冠服。卒,子甲木参诺尔布

  • 阿雷泉会盟

    蒙古国建立前与铁木真(成吉思汗)抗衡的诸部联盟。宋庆元六年(1200),蒙古部铁木真与克烈部王罕大败泰赤乌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声威大振,诸部皆畏威不安。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一说

  • 李元庆

    1841—1904清末开封农民抗粮罢市运动领导者。开封市郊东乡治台村人。回族。早年参加河南民间秘密会社“仁义会”。为人刚正,好打不平。光绪三十年(1904)秋,因清政府强迫该地农民补交沙荒地税粮,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