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明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四世国王。一作段政明。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孙,※段廉义侄。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第十三世国王段寿辉鉴于高智升、高升泰一门权倾大理国,心中不自安,以“天变”(日月蚀)为托辞禅位(一说为高升泰所废),遂即王位,实权仍为高氏操纵。翌年改元保定(一作保立)。后又改元建安、天佑。《南诏野史》云:“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迫禅位为僧,国人立高升泰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段氏大理国至此中断,传14世,凡158年。卒年不详,谥号“保定皇帝”。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四世国王。一作段政明。白族。大理人。※段思廉孙,※段廉义侄。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第十三世国王段寿辉鉴于高智升、高升泰一门权倾大理国,心中不自安,以“天变”(日月蚀)为托辞禅位(一说为高升泰所废),遂即王位,实权仍为高氏操纵。翌年改元保定(一作保立)。后又改元建安、天佑。《南诏野史》云:“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迫禅位为僧,国人立高升泰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段氏大理国至此中断,传14世,凡158年。卒年不详,谥号“保定皇帝”。
见“异密”(932页)。
主要指清代京城正身旗人的生活和谋生问题。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圈占的民地分授驻京八旗兵丁为业,又例支饷粮为生,初时家给人足。迨全国统一,承平日久,人口剧增,奢费之俗见长,而披甲、饷米俱有定额,以致旗人生计
即“完颜奴申”(1151页)。
参见“满罕木士”(2391页)。
即“国内城”(1430页)。
地名。清代以其名名地者有四:一指贵州古州、丹江、安顺、镇宁等地;一指四川大、小金川一带;一指云南昭通、永善地方;一指天山南北地区。系雍正、乾隆年间为区分新、旧辖区而采用的名称,寓“新辟疆土”之意,而非
即“段就六眷”(1700页)。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寺址位于西安市西门内化觉巷,又名化觉巷清真寺,因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东,故又称东大寺。西安为唐京都,外国使者、商人来此朝贡经商者很多。许多伊斯兰教徒留居于此,为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
见“贺真城”(1778页)。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阿连泼。他称小白彝或干彝。主要分布在云南鹤庆、会泽、禄劝、弥勒、宜良、路南、富源、寻甸、师宗、罗平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