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格曼僜语

格曼僜语

我国自称格曼的僜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艺地区察隅县南端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200多。以察隅县下察隅区巴安通乡穹村的格曼僜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1个。塞音、塞擦音有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卷舌塞擦音主要出现在汉语或藏语借词中。有22个复辅音,分4类:一类是同部位的鼻音与送气塞音、塞擦音组成的5个复辅音;一类是双唇或舌根塞音和边音组成6个复辅音;一类是双唇或舌根塞音和卷舌半元音组成7个复辅音;再一类是4个三合复辅音。有6个单元音,17个复元音。复元音中二合的有13个,三合的4个。二合复元音以前响为主,共9个,由主要元音加i、u、щ韵尾构成。后响的4个,由介音i、u加主要元音构成。有7个节尾辅音:p、t、k、m、n、l、。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形态、虚词、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以粘附形式为主。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量词不丰富,数词可直接作句子成分,数词和量词连用时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指示代词可单独作句子成分。疑问代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多数。动词有人称、数、时态、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动词人称有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时态有将来、现在和过去,用加前缀、后缀及动词词根元辅音屈折变化等方式综合表达。体有进行和已行两种,用在动词词根加后缀的方式表达。态有使动和互动两种,也用在动词词根后缀表示。式有命令和祈使两种,均用后缀表示。动词的方向后缀有7个,分两组,一组为向心4个后缀,一组为离心3个后缀,分别表示行为动作的不同朝向。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能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结构助词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比较、从由、定指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中多音节词占多数。方位词较丰富,有一批名、动同形的词。构词词头很丰富,共有34个,也有一定数量的构词词尾,因此派生词在词汇中占的比例较大。复合词的结构有并列、主谓、支配、修饰等类。拟声词和四音联绵词都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藏语,主要采用音译方式借入,也有少量意译词。

猜你喜欢

  • 罗槃城

    云南古地名。今元江县城。11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各部和泥中,因远最大,由因远平坝甘庄城移治礼社江筑罗槃城,建“罗槃国”。13世纪元置元江路,设治所于此。

  • 古禄格

    ?—1666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原居海西女真叶赫部。及叶赫部为建州女真所并,归依土默特部博硕克图汗,居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号楚琥尔。察哈尔部林丹汗攻占土默特后,遂归属察哈尔。天聪六

  • 索南群培

    ?—1658明末清初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索南饶丹。藏族。初任四世达赖喇嘛侍从官,拒绝后藏噶玛教派彭错南杰于拉萨会见达赖。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任哲蚌寺强佐。同年,因藏巴汗丹迥旺布(彭错南杰之子)袭

  • 乌古论三合

    金大臣。曷懒路爱也窟河人,后徙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女真族。乌古论氏。以勇略被完颜宗辅选充扎也(侍从)。后从完颜宗弼(兀术)征战,补曲院都监。皇统元年(1141),领汉军千户、历迁同知郑州防御使事、太

  • 蓝天凤

    参见“谢志珊”(2301页)。

  • 扎底

    拉祜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祖先。传说远古时代,地上无人,后来从葫芦中出来一男一女。男名扎底,女名娜底,二人周游各地,不见一人,回禀仙人,仙人命其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代。娜底孕后,在南亚河边生一小孩,被河水

  • 成烈嘉措

    1856—1875即十二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娘布沃噶章细,大贵族拉鲁·彭错才旺之子。清咸丰八年(1858)正月十三日,于布达拉宫举行金瓶掣签,被认定为十二世达赖喇嘛。

  • 甘州回民抗清斗争

    清初回族反清斗争。顺治五年(1648)四月,甘州副将米剌印与丁国栋等人,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回汉人民起兵反清,杀死清巡抚张文衡与大批文武官员,以“反清复明”为号召,拥明延长王朱识�&

  • 阿哈玛特和卓

    见“玛哈图木·阿杂木”(955页)。

  • 鼓楼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